-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庭院中的凄清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微妙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春阴庭馆昼生寒”,以“春阴”点明时节,虽是春天,却有阴云笼罩,使得白昼如同夜晚一般寒冷。这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温度下降,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阴郁情绪。接着,“落叶游丝湿作团”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落叶随风飘落,与轻柔的游丝交织在一起,因湿润而凝聚成团,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地展现了春日特有的景象,同时也暗喻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年少风流今减尽”一句,直接揭示了诗人的感慨。这里的“年少风流”不仅指青春时期的风华正茂,更包含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无奈。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的活力与激情似乎逐渐消散,留下的只有对往昔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最后一句“牡丹开遍不凭阑”,则以牡丹的盛开作为背景,反衬出诗人的孤独与淡然。牡丹,作为春天的象征,其繁花似锦,本应引人驻足欣赏。然而,在诗人眼中,面对满园的牡丹,他却选择了“不凭阑”,即不倚靠栏杆,独自一人静静地站立或行走,表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事之外的淡泊心境。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对自我情感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春日阴冷、万物凋零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在繁华与衰败之间寻求心灵平静的过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十台怀古·其二章华台
灵王筑台天下壮,金殿崔嵬九天上。
咆哮问鼎出东郊,列国诸侯尽西向。
荆南膏血空,雕檐百尺辉晴虹。
十二珠帘捲秋色,三千玉貌歌春风。
春风有恨愁无极,孤舟梦断鄢城北。
精灵夜逐蜀魂飞,回首花容瘴烟黑。
敬亭山怀谢
轻阴阁朝雨,暖吹收春霾。
行行出西郊,山气日已佳。
飞仙有灵迹,凌云敞高斋。
不辞蹑丹梯,宁论湿青鞋。
幽花既窈窕,新笑何喈喈。
尚恐林谷深,下有虎与豺。
风骚千载人,生晚不及偕。
悠悠寄孤吟,日暮增深怀。
江行即事
当春远行迈,挂帆江之湄。
日暖波空明,潮来风倒吹。
来船亦何速,去船亦何迟。
只争迟速间,安知非天时。
我生如乘舟,破浪长风随。
所恃惟忠信,履险皆如夷。
达人贵知命,世俗争先机。
终须登彼岸,奚问迟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