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边閒倚竹,谁识此时情。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贫(ān pín)的意思:安于贫困,满足于贫困的生活状态。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寡欲(guǎ yù)的意思:指一个人对物质财富和欲望的追求不多,不贪婪。
秋高(qiū gāo)的意思:指秋天的天空高远,气候宜人。
时情(shí qíng)的意思:指根据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或态度。
夜气(yè qì)的意思:指夜晚的气候或气氛。
月窗(yuè chuāng)的意思:指月亮从窗户中透出来,比喻事物透过隐晦的迹象或线索而被人察觉。
烛影(zhú yǐng)的意思:烛影指的是烛光下的影子,比喻微小的事物或人物在大事物或人物的背景下显得微不足道。
- 翻译
- 房间比冰还冷,秋天的夜晚格外清新。
月光透过窗户,与蜡烛光影交错,风吹过树叶,声音像琴弦般纷乱。
深知欲望少,身体就更健康,能安于贫穷,感觉负担也变轻。
在吟诗时悠闲地倚靠在竹子旁,又有谁能理解我此刻的心情呢?
- 注释
- 一室:整个房间。
冷于冰:比冰还要冷。
秋高:秋天的高爽。
夜气清:夜晚的空气特别清新。
月窗:月光照进的窗户。
搀:掺杂。
烛影:蜡烛的光影。
风叶:被风吹动的树叶。
乱琴声:像琴声一样杂乱。
寡欲:减少欲望。
知:知道。
身健:身体健康。
安贫:甘于贫穷。
累轻:感觉负担减轻。
吟边:吟诗的时候。
閒倚:悠闲地倚靠。
竹:竹子。
谁识:谁能理解。
此时情:此刻的情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独坐的情景,以冷寂的环境和深沉的情感为基调。"一室冷于冰",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清寒的氛围,仿佛整个房间都比外面的秋夜还要寒冷。"秋高夜气清"进一步强调了秋夜的寂静与高洁。
"月窗搀烛影",通过月光与烛火的交织,展现出室内微弱而温馨的光线,与室外的清冷形成对比。"风叶乱琴声"则以风吹动树叶的声音,增添了夜晚的静谧,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思绪如同琴弦般被触动。
"寡欲知身健,安贫觉累轻",诗人借对淡泊欲望和安于贫困的理解,表达了心境的宁静与超脱,感受到生活的简单和轻松,这是他对人生的一种哲思。
最后,"吟边閒倚竹,谁识此时情",诗人独自倚靠在竹子旁吟诗,流露出一种孤独但自得其乐的情绪,然而这种情感却无人能懂,更显其孤寂与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实的场景和细腻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顿时的淡然与超脱,以及对清贫生活的独特欣赏。黄庚作为宋末元初的文人,他的诗歌往往富有哲理,这首《夜坐即事呈修竹》便是如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