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房侵月静,石径到门平。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济 禅 师 唐 /任 翻 碧 峰 秋 寺 内 ,禅 客 已 无 情 。半 顶 发 根 白 ,一 生 心 地 清 。竹 房 侵 月 静 ,石 径 到 门 平 。山 下 尘 嚣 路 ,终 年 誓 不 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行(bù xíng)的意思:不可以,不允许,不行动
禅客(chán kè)的意思:指修行佛法的人,也可泛指追求心灵自由、追求内心宁静的人。
尘嚣(chén xiāo)的意思:指尘土飞扬的喧嚣声,形容喧嚣不安的场面或环境。
顶发(dǐng fā)的意思:形容头发竖立,比喻非常恐惧或惊讶。
发根(fā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源或根本。
生心(shēng xīn)的意思:指人心生出欲望,动了贪婪之心。
石径(shí jìng)的意思:石头铺成的小径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下尘(xià chén)的意思:指离开尘埃、世俗之地,追求高尚、纯洁的境地。
心地(xīn dì)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品性、道德或善恶本质。
一生(yī shēng)的意思: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终年(zhōng nián)的意思:整年、一年到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济的禅师在深山寺庙中的生活状态。开篇“碧峰秋寺内,禅客已无情”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心境清净的意境。"碧峰"指的是青翠的山峰,而"秋寺"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寂寞的氛围。"禅客已无情"表明这位禅师已经达到一种超脱世俗情感的修为。
接下来的“半顶发根白,一生心地清”两句,具体描绘了济禅师的外貌和内心世界。"半顶发根白"形象地表现出他的头发已经斑白,但这并不意味着衰老,而是他修行的成果;“一生心地清”则强调了他一生追求精神洁净无染的境界。
中间两句“竹房侵月静,石径到门平”,描绘了济禅师居住环境的宁静与和谐。"竹房侵月静"形容他的住宅被竹林环抱,在明亮而又柔和的月光下显得格外安静;“石径到门平”则指出通往他住宅的小路是由石头铺成,既实用又平坦。
最后两句“山下尘嚣路,终年誓不行”,表达了济禅师对于尘世的态度。"山下尘嚣路"象征着纷扰复杂的人间世界,而“终年誓不行”则意味着他坚决地选择远离红尘,一心向佛,不再踏足那条充满诱惑和烦恼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对济禅师生活环境、内外修为的描写,展现了他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高尚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参议李郎中惠示古律诗两巨轴次韵首篇奉酬
邺中七雄迹既扫,谢楼梦断池塘草。
仙李诗人麻竹多,佳句唯传杜陵老。
省郎句法专后来,压尽今世诗流才。
并刀剪水有佳致,月中聚雪无纤埃。
穿天出月馀四纪,捉月风流今不死。
从教人售一杯水,自信笔挟风霜字。
次山风味唤仍回,老文犹未磨苍崖。
收拾明珠百馀斛,寒光入夜阖复开。
我得公诗兴叹慨,千古长留诗卷在。
祇恐天官下取将,人间古货今崖卖。
丙午仲春西湖舟中作
春阴将近一百六,絮擘晴云新雨足。
烟边芳草碧如茵,篱畔海棠红映肉。
相携逗晓出城西,城西风景如杜曲。
两岸云光罨画浓,一湖春水蒲萄绿。
坐中豪俊杂吴蜀,磊落群书纷拄腹。
掀髯一笑浪波间,淋漓衣袂寻棋局。
他年想像此风流,应作生绡图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