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林罨高月,园径生古幽。
六合邈无涘,一纵谁能收?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静谧的森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露水、萤火虫与微风交织出的自然之美。诗人以“密林罨高月”开篇,将月光与茂密的树林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园径生古幽”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古老与宁静,仿佛引导读者步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露萤下依草,风过时一流”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露珠在草叶上闪烁,如同点点星光,而微风吹过,又似流水般轻盈。这种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夜风的轻拂和露珠的晶莹。
“万籁不可辨,槭槭闻四周”则将注意力转向听觉体验,强调了夜晚的寂静,只有远处的树叶摇曳声清晰可闻,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静谧与深邃。最后,“无端若相触,意往增百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即使只是轻微的触碰或声响,也能引发无尽的思绪和忧愁,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细腻感受。
“六合邈无涘,一纵谁能收?”结尾两句,诗人以广阔的宇宙为背景,表达了对时间和空间无限性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和宇宙的渺小感知。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