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禅人写真求赞·其六十八》
《禅人写真求赞·其六十八》全文
宋 / 释正觉   形式: 赞  押[真]韵

握筇之像,对机之身。六根摄一处,三昧诸尘

蚌肠孕于月明之夜,蛰户开于雷动之春。

个般手段兮,分付善应之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分付(fēn fù)的意思:分派任务或责任

个般(gè bān)的意思:个人或事物的特征、状况或状态。

雷动(léi dòng)的意思:形容声音巨大,震动人心。

六根(liù gēn)的意思:指人体的六个感官,即眼、耳、鼻、舌、身、意。也泛指人的感官或感觉。

三昧(sān mèi)的意思:指专注于某种境界或状态,心境深入,全神贯注。

善应(shàn yìng)的意思:善于适应和应对不同的情况和环境。

手段(shǒu duàn)的意思:手段指的是为达到某个目的而采取的方法、策略或手法。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蛰户(zhé hù)的意思:指一个人长期隐居在农村或偏僻的地方,不与外界接触。

诸尘(zhū chén)的意思:指尘土飞扬,烟尘四起的景象,也用来比喻纷杂不堪、混乱的状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形象和修行状态。"握筇之像",意指禅师手握竹杖,象征着他的行脚僧身份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对机之身",则表示他随时准备应对佛法中的各种机缘。"六根摄一处",指的是禅师通过禅定将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集中统一;"三昧起诸尘",三昧是佛教术语,表示禅定中的领悟,这里说它能引发对世间万物的洞察。

"蚌肠孕于月明之夜",以珍珠比喻禅师在静夜中孕育智慧,如同蚌壳孕育珍珠;"蛰户开于雷动之春",春天雷声唤醒万物,禅师的觉悟也在春雷中豁然开朗。最后两句"个般手段兮,分付善应之人",表达了诗人对这位禅师修行方式的高度评价,认为这些深奥的禅修技巧应当交付给有悟性、能善解其意的人。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禅师修行境界和智慧的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体现了宋代理学与佛教禅宗交融的特色。

作者介绍

释正觉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劭农三首·其二

因见他乡黍稷收,令人乡思转悠悠。

新篘白酒鸡豚社,旋摘丝莼鲈雁洲。

好处光阴长是客,老来情绪更逢秋。

尧夫六十三休致,前辈风流可继不。

(0)

四用喜雨韵三首·其一

园林过雨宿荷香,犹挂轻綀佩水苍。

老去只应休去好,秋来方是晚来凉。

倦翎网已离三面,病颡车难服两箱。

多幸时和岁丰美,只将心念报虚皇。

(0)

七用喜雨韵三首·其一

鼻观初闻九里香,小山幽桂老尤苍。

纵然有少残零热,自是无缘顿段凉。

似觉衣襦嫌楚葛,便教床榻卷巴箱。

虬龙雨足当休谢,谁与飞笺叩玉皇。

(0)

偶题

浓淡烟村碧,浅深霜叶红。

蓬窗今夜客,芦岸晚来风。

(0)

减字木兰花·其二朱子渊见和,次韵为谢

思君欲老。一榻尘生谁与扫。禄仰晨昏。

同是迟迟去鲁人。行当洗眼。看子青藜来夜伴。

莫变炎凉。斩马还须请上方。

(0)

题阳山寺

忆昨去家时,凉风肃巾屦。

闾里重远别,祖席烦亲故。

期会趋晷刻,仓卒戒徒御。

首尾遍吴楚,复退分携处。

岁月拂尘壁,廊庑识故步。

故人新绛帷,方屦盈外户。

褰裳喜我来,寒温问良苦。

樽酒开驩颜,鸡黍羞珍具。

欲少为君留,归心已先骛。

年少未仕初,饱食厕庠序。

束书事遨游,光阴等閒度。

一为升斗縻,奔走穷朝暮。

欲学不可得,虽悔复谁诿。

诸君其早图,前覆戒吾车。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