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笼古木猿啼夜,月印平沙雁叫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歌(bēi gē)的意思:指悲伤哀怨的歌曲,形容悲痛欲绝的心情。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动起(dòng qǐ)的意思:指行动起来,开始做某件事情。
渡头(dù tóu)的意思:渡头是指河流或水域的边缘,也可以指渡口的一端。在成语中,渡头比喻事情的关键时刻或转折点。
鼓鼙(gǔ pí)的意思:指鼓声和鼓点,形容喧闹热闹的景象。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古渡(gǔ dù)的意思:古代的渡口,指古时的船只渡口。
寒光(hán guāng)的意思:寒冷的光芒,形容光线冷酷、锋利或刺眼。
击筑(jī zhù)的意思:指弹奏古代乐器筑琴,比喻音乐技艺高超或表演非凡。
客泪(kè lèi)的意思:指客人离别时流的眼泪,表示客人离别时的伤感情绪。
芦苇(lú wěi)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能屈能伸,不畏艰难困苦。
平沙(píng shā)的意思:平坦的沙地,指事物平静无波澜,没有风浪。
起人(qǐ rén)的意思:指能够启发他人,引导他人向正确方向发展的人。
沙雁(shā yàn)的意思:沙雁是指在沙漠中飞翔的大雁,比喻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
萧森(xiāo sē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没有人声喧哗的样子。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远闻(yuǎn wén)的意思:指听说某人或某事的名声远播,声名显赫。
砧杵(zhēn chǔ)的意思: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征鞍(zhēng ān)的意思:指召集士兵上战场,也指征召人员参军。
击筑悲歌(jī zhú bēi gē)的意思:形容心情悲伤,感叹时运不济。
- 注释
- 芦苇:高大的芦苇。
萧森:茂盛而阴郁。
古渡头:古老的渡口。
征鞍:行人的马鞍。
孤舟:孤独的小船。
烟笼:被烟雾笼罩。
古木:古老的树木。
猿啼:猿猴的叫声。
月印:月光照亮。
雁叫:大雁的鸣叫。
秋:秋天。
砧杵:捣衣棒。
远闻:远远听到。
客泪:旅人的泪水。
鼓鼙:战鼓。
人愁:人们的忧虑。
当年:过去。
击筑:古代乐器,类似筑琴。
悲歌:悲伤的歌曲。
一片:整个。
寒光:寒冷的光芒。
凝不流:停滞不前。
- 翻译
- 茂密的芦苇丛生在古老的渡口边,旅途疲惫的马匹卸下鞍鞯登上孤舟。
夜晚,烟雾笼罩着古老的树木,猿猴哀啼;秋月映照着平坦的沙滩,大雁鸣叫。
远处传来的捣衣声让旅人泪流满面,战鼓声一响起就勾起了人们的忧愁。
当年慷慨悲歌的地方,如今只剩一片凄冷的寒光,仿佛时间凝固不再流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渡头的萧瑟画面,透露出一种寂寞和悲凉的情怀。开篇“芦苇萧森古渡头,征鞍卸却上孤舟”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片荒凉之景。古渡头的芦苇在风中摇曳,给人以时间久远而又被遗忘的感觉。征人的马鞍已经卸下,孤独的船只停靠在岸边,这种场景常见于旅途中的离别和告别。
接下来的“烟笼古木猿啼夜,月印平沙雁叫秋”两句,则是对夜晚景色的描写。烟霭笼罩着古老的树木,一声声猿啼在夜空中回荡,使人感到一种深邃的静谧。而月光下,平沙上留下的不过是一些雁叫声,以及秋天特有的凄凉气息。
“砧杵远闻添客泪,鼓鼙才动起人愁”两句,则是对远处砧杵声音和鼓鼙初响的描写。这些声音不仅让人听了心酸,更引发了旅人的思乡之情。
最后,“当年击筑悲歌处,一片寒光凝不流”两句,诗人回忆起往昔在此地击筑唱悲歌的情景,如今却只能是一片寒冷的光芒凝聚而不散。这不仅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现实中无法挽留美好的无奈和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悲凉,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