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二首·其一》
《冬日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萧索时序晚,已复度高秋

回涧白波起,通川绛树稠。

晨风散清霜,嘉稻卷平畴

独怀志士感,岁事幸将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波(bái bō)的意思:指白色的波浪,比喻虚浮的事物或虚假的言辞。

晨风(chén fēng)的意思:晨风指的是清晨的微风,也用来形容早晨的新鲜空气和宜人的气候。

独怀(dú huái)的意思:独自怀念或思念。

风散(fēng sàn)的意思:风吹散了,形容事物被分散或散失。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绛树(jiàng shù)的意思:指人物的形象、品德高尚,或者形容文章的内容优美、意境深远。

平畴(píng chóu)的意思:平坦的原野,广阔的平地。

时序(shí xù)的意思:指时间的先后顺序或次序。

岁事(suì shì)的意思:岁数的事情;年纪大的人的事情

通川(tōng chuān)的意思:通川是一个指代两个地名的成语,通指连接,川指川地,表示两地之间有通路相连。

萧索(xiāo suǒ)的意思:形容寂寞冷落、凄凉无人的景象。

志士(zh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特指愿意为国家或社会事业奋斗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萧索时序晚,已复度高秋”点明了季节的更迭,暗示着秋天的结束和冬天的到来,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万物凋零的氛围。接着,“回涧白波起,通川绛树稠”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山涧中白波翻滚,河流两岸红叶繁茂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生命的坚韧与不息。

“晨风散清霜,嘉稻卷平畴”则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晨风吹散了霜冻,稻田在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充满了希望与丰收的预兆。这种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蕴含了对生命循环、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最后,“独怀志士感,岁事幸将休”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或许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内心涌起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岁事幸将休”一句又透露出了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尽管面对着冬日的寒冷与萧瑟,但诗人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期待着新一年的开始,寓意着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对生命、时间与希望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冬夜宴梁十三厅

故人能爱客,秉烛会吾曹。

家为朋徒罄,心缘翰墨劳。

夜寒销腊酒,霜冷重绨袍。

醉卧西窗下,时闻雁响高。

(0)

老松

郁郁复苍苍,秋风韵更长。

空心应有□,老叶不知霜。

子落生深涧,阴清背夕阳。

如逢东岱雨,犹得覆秦王。

(0)

宋.袁粲

负才尚气满朝知,高卧闲吟见客稀。

独步何人识袁尹,白杨郊外醉方归。

(0)

赠江州太平观道士

落魄薛高士,年高无白髭。

云中闲卧石,山里冷寻碑。

誇我饮大酒,嫌人说小诗。

不知甚么汉,一任辈流嗤。

(0)

幸秦川上梓潼山

乔岩簇冷烟,幽径上寒天。

下瞰峨眉岭,上窥华岳巅。

驱驰非取乐,按幸为忧边。

此去如登陟,歌楼路几千。

(0)

鸳鸯

江岛濛濛烟霭微,绿芜深处刷毛衣。

渡头惊起一双去,飞上文君旧锦机。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