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登嘉陵舟,日出羌水赤。
黕黮双峡来,突见巨灵蹠。
鞍马(ān mǎ)的意思:鞍马是一个指代骑马的动作,也可用来比喻人的姿态或能力。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崩石(bēng shí)的意思:指山体崩塌,石块滚落的情景。比喻局势变动,事物发生重大变化或突变。
兵气(bīng qì)的意思:指军人的气势和战斗精神。
兵革(bīng gé)的意思:指战争和军事变革。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成都(chéng dū)的意思:成都是中国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成都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繁荣、富饶,或者形容一个人才华横溢、多才多艺。
洞穴(dòng xué)的意思:指在洞穴中居住或生活。
风便(fēng biàn)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敏捷。
浩歌(hào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宏亮、激昂壮丽的样子。
会见(huì jiàn)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相互见面交谈。
今昔(jīn xī)的意思:指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示时间的变迁和事物的变化。
巨灵(jù líng)的意思:指非常强大的力量或巨大的精神力量。
慷慨(kāng kǎi)的意思:形容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吝啬。
扣舷(kòu xián)的意思:指船只靠近岸边或码头时,用舷梯等东西固定船身,使其稳定。
狼藉(láng jí)的意思:混乱不堪,杂乱无章。
流民(liú mín)的意思:指因战乱、灾害等原因而失去家园、四处流浪的人。
龙蜕(lóng tuì)的意思:指人才的转变和进步。
履险(lǚ xiǎn)的意思:履行危险的事情,承担风险或冒险。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气尚(qì shàng)的意思:指品味、气质高尚,形容人的风度和修养非常出众。
青冥(qīng míng)的意思:指深邃幽远的样子,形容天空或大海的深蓝色。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烧畬(shāo shē)的意思:指因为急躁和焦虑而烧毁农田。
蛇豕(shé shǐ)的意思:指心机深沉、奸诈狡猾的人。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跳波(tiào bō)的意思:指在行进中跳过来不及避让的障碍物或困难。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险厄(xiǎn è)的意思:险恶的境地或困难的处境
厌兵(yàn bīng)的意思:指对军队或军事活动感到厌烦,不愿意参与。
阴崖(yīn yá)的意思:指险峻的山崖或悬崖,也用来形容困境或危险的境地。
崭岩(zhǎn yán)的意思:形容山峰或岩石高耸、险峻。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乘船经过嘉陵江朝天峡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深沉的历史感。首句“朝登嘉陵舟,日出羌水赤”以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象开篇,渲染出一种雄浑的氛围。接着,“履险倦鞍马,即次亦称适”表达了诗人对旅途劳顿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眼前美景的暂时满足。
接下来的几句“黕黮双峡来,突见巨灵蹠。崭岩无寸肤,青冥厉双翮”描绘了峡中双峰突兀,如同巨灵踏地,其峭壁直插云霄,仿佛是鸟儿展翅高飞的背景。诗人通过“阴崖积龙蜕,跳波畏鲸掷”进一步渲染了峡谷的险峻与神秘,龙蜕象征着历史的变迁,而鲸掷则暗示了自然力量的威严。
“往往压人顶,骇此欲崩石”则描绘了峡谷中岩石的险峻,似乎随时可能崩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洞穴峡半开,兵气尚狼藉”则将视线引向历史的深处,暗示了这里曾是军事要塞,战争的气息依然弥漫。
“蛇豕据成都,置戍当险厄。至今三十年,白骨满梓益”则是对历史的回顾,成都曾被蛇豕(借指敌人)占据,设置了防御工事,如今已过去了三十年,但山谷间仍布满了白骨,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沉重。
最后,“流民近稍归,天意厌兵革。会见賨卢人,烧畬开确?”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期待流民回归,战争结束,人们能在土地上耕作,生活安宁。而“慷慨一扣舷,浩歌感今昔”则是诗人面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风便黎州城,茫茫波涛白”则以风平浪静的黎州城作为结尾,与开头的日出相呼应,寓意着经历了风雨之后的平静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和平的向往,语言生动,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