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雪方丈》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立 雪 方 丈 宋 /释 心 月 少 室 门 庭 冷 似 冰 ,可 师 曾 此 一 沉 吟 。夜 阑 各 自 知 寒 冷 ,莫 待 齐 腰 三 尺 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沉吟(chén yín)的意思:沉思、凝思;静静地思考。
各自(gè zì)的意思:各自指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状况或意见。
寒冷(hán lěng)的意思:
[释义]
(形)冷。
[构成]
并列式:寒+冷
[例句]
气候寒冷。(作谓语)寒冷的季节。(作定语)
[反义]
温暖、温和、炎热、暖和门庭(mén tíng)的意思:指门前的庭院,也泛指门前的场所。形容门庭繁忙,人多车辆杂乱。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夜阑(yè lán)的意思:夜晚深沉,天色已经完全黑暗。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 鉴赏
这首诗名为《立雪方丈》,是宋代僧人释心月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一个清冷的场景,仿佛少室山门庭之内寒气逼人,如同冰冻一般。诗人以"可师曾此一沉吟"一句,暗示了此处曾有高僧如可师(可能是指佛教中的大德)在此深思冥想,面对严寒仍能静心修行。
后两句"夜阑各自知寒冷,莫待齐腰三尺深"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冷峻,夜晚渐深,人们更能感受到这份寒意,诗人借此告诫人们,不要等到困境深重,像雪堆积到齐腰的高度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境遇的哲理警示,提醒人们要及早察觉并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