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从群儿嬉,吾耒已可把。
《和放翁社日四首·其二社鼓》全文
- 翻译
- 鼓声咚咚响彻枌榆社,砍伐声连连在桑竹林。
起初并无刻意均匀,只想接近《豳风》的质朴典雅。
贵族人家演奏着新曲,看到这情景难道不脸红吗?
暂且跟随孩子们嬉戏,我的农具已经可以拿起了。
- 注释
- 鼕鼕:形容鼓声宏大。
枌榆社:古代祭祀土神的地方,象征乡村社区。
坎坎:形容砍伐的声音。
桑竹野:指种有桑树和竹子的田野。
均度:均匀的节奏或标准。
薄:接近,模仿。
豳雅:《诗经·豳风》中的质朴风格。
侯家:贵族家庭。
新声:新的音乐曲目。
宁勿赭:岂能不感到羞愧。
群儿嬉:与孩子们一起玩耍。
吾耒:我的农具,这里指农耕。
把:拿起。
- 鉴赏
这是一首写于宋代的古诗,作者是方岳。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来描绘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
"鼕鼕枌榆社,坎坎桑竹野。" 这两句以拟声词开篇,分别模仿了树木间叶片摩擦的声音和竹林中的风声。通过这些声音,诗人勾勒出一派宁静的田园氛围,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的心境。
"初非有均度,意欲薄豳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节奏的追求,他不愿受传统规矩束缚,希望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能够自由自在,如同自然界中那些不为人知却又充满韵味的事物。
"侯家按新声,视此宁勿赭。" 这两句中的“侯家”可能指的是某个地主或是诗人的朋友,而“按新声”则是在提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或艺术风格。“视此宁勿赭”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赞赏和向往之情。
"且从群儿嬉,吾耒已可把。"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无忧无虑的童真场景,“群儿”指的是一群孩子,而“嬉”则是嬉戏、玩耍的意思。“吾耒已可把”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希望能够抓住或者理解这种纯真的快乐。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声音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越世俗纷争、回归自然本真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