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衾覆首留名远,有锸随身觉事多。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典午(diǎn wǔ)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极点或高峰。
烦礼(fán lǐ)的意思:形容繁琐、烦杂的礼节。
方心(fāng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心地善良,正直无私。
高虚(gāo xū)的意思:指人虚伪、做作、不真实。
空旷(kōng kuàng)的意思:空旷指的是空间宽阔、没有障碍物,没有人或物存在的状态。
旷达(kuàng dá)的意思:指人胸怀开阔,心胸广大,不拘小节,不受拘束。
礼官(lǐ guān)的意思:礼官是指封建社会中负责宴会礼仪的官员,也用来形容拘泥于礼节、形式主义的人。
其如(qí rú)的意思:类似于、如同
曲学(qǔ xué)的意思:指为了讨好上级或取得他人赞许而迎合、低声下气地学习、表现。
私谥(sī shì)的意思:指私自给予别人赞美或称号。
随身(suí shēn)的意思:随身指的是随身携带、随身带着的意思。
挽郎(wǎn láng)的意思:指女子为丈夫或男友恢复生机或挽回病势。
未了(wèi liǎo)的意思:未了指未完成或未了结的事情。
诸人(zhū rén)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大家,所有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三和·其一》,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世事的看法。开头两句“高虚早被方心误,老退差贤曲学阿”透露了一种自嘲与无奈的情绪,似乎在反思自己的过往选择或遭遇,被世俗观念所误导,到了晚年才意识到自己的偏离和不足。这里“高虚”可理解为理想或抱负的高远,而“方心”则是世间俗人的常态。诗人自嘲自己早年没有坚持真实的自我,因而走向了错误的人生道路。
接着,“私谥勿烦礼官议,自诗堪付挽郎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个人生活和艺术创作的态度。他不愿意被外界的评判所困扰,更愿意专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无衾覆首留名远,有锸随身觉事多。”这两句则是对人生境遇的一种写照。无衾,即没有被历史记载的壮举或成就,透露出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不足。而有锸,则象征着诗人在生活中总是带着一颗警觉的心,对周遭事物保持敏感和洞察力。
最后,“典午诸人空旷达,其如未了死生何。”这两句则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探讨。诗人借“典午”(指古代官员的朝会)来比喻世间众人的虚幻生活,表面上看似热闹而实则空旷无物。最后一问,则是在探寻生与死之间的意义所在,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追问。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感慨和世态观察,展现了对个人命运、艺术创作以及生命价值的一种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君子有所思行
北上登渭原,南下望咸阳。
秦帝昔所据,按剑朝侯王。
践山划郊郭,浚流固墉隍。
左右罗将相,甲馆临康庄。
曲台连阁道,锦幕接洞房。
荆国徵艳色,邯郸选名倡。
一弹入云汉,再歌断君肠。
自矜青春日,玉颜吝容光。
安知绿苔满,罗袖坐沾霜。
声侈遽衰歇,盛爱且离伤。
岂唯毒身世,朝国亦沦亡。
物盈道先忌,履谦宇允臧。
独有东陵子,种瓜青门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