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晓山行马上口占·其二》
《春晓山行马上口占·其二》全文
宋 / 武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路转前山复后山宿烟收尽薄生寒。

吟鞭忽指松梢月,绝胜城中楼上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后山(hòu shān)的意思:后山是指在关键时刻能够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后盾。

楼上(lóu shàng)的意思:指的是在地位、权力或智慧上高于某人。

宿烟(sù yān)的意思:指火势已经熄灭,但仍有余烟,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但仍有一些遗留的影响。

吟鞭(yín biān)的意思:吟鞭是一个中国成语,指的是骑马行走时,悠闲地吟咏着诗歌,挥舞着马鞭。它形容人在自然环境中自由自在地吟咏,享受自己的世界。

翻译
道路转过前面的山又绕到后面的山,夜间的炊烟已经散尽,微寒侵袭着肌肤。
我忽然指向松树梢头的明月,这比城中的高楼望月更加美妙。
注释
路:道路。
转:转折。
前山:前方的山。
复:又。
后山:后面的山。
宿烟:夜间的炊烟。
收尽:散尽。
薄生寒:微寒。
吟鞭:诗人的马鞭,也可指作诗。
忽:忽然。
指:指向。
松梢月:松树梢头的月亮。
绝胜:远远超过。
城中楼:城中的高楼。
上看:向上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晓时分在山间骑行的场景。"路转前山复后山"展现了山路曲折,山峦重叠的自然景色,行走其中,不断有新的景色展现。"宿烟收尽薄生寒"暗示黎明时分,炊烟散去,微凉的晨气开始弥漫,增添了旅途的清新与寂静。

"吟鞭忽指松梢月"是点睛之笔,诗人骑马途中,不觉抬头看见松树梢头挂着的一轮明月,这瞬间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远胜过城市中的楼阁夜景。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山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都市生活的厌倦,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人山水诗的意境之美。

作者介绍

武衍
朝代:宋   字:朝宗

武衍,字朝宗,原籍汴梁(今河南开封),南渡后寓临安(今浙江杭州)清湖河。所居有池亭竹木之胜,命曰适安。有《适安藏拙馀稿》、《适安藏拙乙稿》。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自序其集。事见《南宋古迹考》卷下。 武衍诗,以顾氏读画斋《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刘进之饮蕃叟弟筠亭且赋诗余与蕃叟族居盖屏迹不出各数年于是有感次其韵

判与渔樵日往还,鹤亡蜂遁径苔班。

何人不弃寻常事,有弟相忘咫尺间。

宽网及余端已老,祥琴相尔未应閒。

但将丘壑全分付,可待移文始厚颜。

(0)

谢倅监试未毕事而出以诗三章来用韵奉酬·其一

殷勤送客蹇谁留,久待江城未解舟。

我醉欲眠君且去,不妨懒瓒继前猷。

(0)

张端士以诗送兰蕙因和其韵

暮春堂上抱天和,时启柴扉与客过。

客有可人须语似,新篁来看玉森罗。

(0)

自仙岩还舍留别诸友

瀑布衡从云一坞,浮图明灭木千章。

在山终爱离山去,遮莫黄尘涴我裳。

(0)

庆春泽·其二

春困时光,风流昨梦,逢花便自醒醒。

回首宣和,宫莺掖燕相迎。

归来只恋春山好,到上林、枉是亲曾。

又谁知,自有蟠松,相与论盟。

阑干可是妨飞去,怕惊尘涴却,翠羽红翎。

舞态亭亭,浑疑暗折韶声。

忺人眼处还看破,道凤来、难与真争。

醉扶归,但见啼鹃,怨夕阳亭。

(0)

赋楼提干古桧因赠其之官

我行昼锦坊,老桧欺眼碧。

樛枝巧相扶,众星拱月璧。

人力固有待,面势本天则。

爱益雨露深,风霜莫能贼。

维黄扬州公,好此如好德。

千金买归家,与德共封植。

秀出攻愧斋,管领无愧色。

立朝大节成,有诗见胸臆。

三世传到君,培养当益力。

不坠先正心,是乃子孙职。

君今西入官,此树留乡国。

看君德日进,此树日滋息。

他日成名归,相对两奇特。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