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山行马上口占·其二》全文
- 翻译
- 道路转过前面的山又绕到后面的山,夜间的炊烟已经散尽,微寒侵袭着肌肤。
我忽然指向松树梢头的明月,这比城中的高楼望月更加美妙。
- 注释
- 路:道路。
转:转折。
前山:前方的山。
复:又。
后山:后面的山。
宿烟:夜间的炊烟。
收尽:散尽。
薄生寒:微寒。
吟鞭:诗人的马鞭,也可指作诗。
忽:忽然。
指:指向。
松梢月:松树梢头的月亮。
绝胜:远远超过。
城中楼:城中的高楼。
上看:向上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晓时分在山间骑行的场景。"路转前山复后山"展现了山路曲折,山峦重叠的自然景色,行走其中,不断有新的景色展现。"宿烟收尽薄生寒"暗示黎明时分,炊烟散去,微凉的晨气开始弥漫,增添了旅途的清新与寂静。
"吟鞭忽指松梢月"是点睛之笔,诗人骑马途中,不觉抬头看见松树梢头挂着的一轮明月,这瞬间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远胜过城市中的楼阁夜景。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山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都市生活的厌倦,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人山水诗的意境之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自仙岩还舍留别诸友
瀑布衡从云一坞,浮图明灭木千章。
在山终爱离山去,遮莫黄尘涴我裳。
庆春泽·其二
春困时光,风流昨梦,逢花便自醒醒。
回首宣和,宫莺掖燕相迎。
归来只恋春山好,到上林、枉是亲曾。
又谁知,自有蟠松,相与论盟。
阑干可是妨飞去,怕惊尘涴却,翠羽红翎。
舞态亭亭,浑疑暗折韶声。
忺人眼处还看破,道凤来、难与真争。
醉扶归,但见啼鹃,怨夕阳亭。
赋楼提干古桧因赠其之官
我行昼锦坊,老桧欺眼碧。
樛枝巧相扶,众星拱月璧。
人力固有待,面势本天则。
爱益雨露深,风霜莫能贼。
维黄扬州公,好此如好德。
千金买归家,与德共封植。
秀出攻愧斋,管领无愧色。
立朝大节成,有诗见胸臆。
三世传到君,培养当益力。
不坠先正心,是乃子孙职。
君今西入官,此树留乡国。
看君德日进,此树日滋息。
他日成名归,相对两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