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立 春 日 呈 彦 博 并 帖 审 知 宋 /赵 蕃 忆 昔 少 陵 身 在 蜀 ,遇 春 曾 忆 两 京 梅 。我 今 久 隔 乡 关 念 ,病 后 徒 惊 节 物 催 。不 见 过 门 长 者 辙 ,可 怜 到 手 故 人 杯 。长 亭 与 想 东 征 路 ,柳 色 青 青 拂 面 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长者(zhǎng zhě)的意思:指年长者,尊称年长的人。
长亭(cháng tíng)的意思:指长亭,是古代道路上的休息站,也是旅人告别亲友的地方。成语“长亭”比喻离别的场景或情景。
到手(dào shǒu)的意思:指得到、取得、获得某物。
东征(dōng zhēng)的意思:东征指的是向东方出征或征战。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或者军队向东方地区进发,进行战争或征服的行动。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关念(guān niàn)的意思:关心、牵挂、思虑
过门(guò mén)的意思:指婚姻中的女子出嫁到男方家庭,也可泛指女子嫁入新家庭。
见过(jiàn guò)的意思:见过表示曾经见到过或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情况。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两京(liǎng jīng)的意思:两京是指北京和南京这两个历史上的重要都城。
柳色(liǔ sè)的意思:指柳树的颜色,也用来形容春天柳树的绿色。
门长(mén cháng)的意思:指人家庭富裕,门庭热闹。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青拂(qīng fú)的意思:指青年时期的美好容颜和风采。
少陵(shǎo líng)的意思:指被贬谪或流亡的人。
乡关(xiāng guān)的意思:指离别时的情感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征路(zhēng lù)的意思:
征途;行程。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道中》诗之一:“鸣鷄戒征路,暮息落日分。” 唐 皇甫曾 《玉山岭上作》诗:“悠悠驱匹马,征路上连冈。”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引 宋 冲虚居士 《少年游》词:“驱车问征路,赏春风南陌。”
长者辙(zhǎng zhě zhé)的意思:学习前辈的经验和教训。
- 注释
- 忆昔:回忆。
少陵:指杜甫,因其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又号少陵野老。
身在蜀:在蜀地。
遇春:遇到春天。
两京:长安和洛阳,古代中国的两个重要都城。
梅: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久隔:长久分离。
乡关:故乡。
病后:病愈之后。
徒惊:空自惊讶。
节物:季节变换的景物。
不见:未见。
过门长者辙:门前长辈的车辙,表示来访者。
故人杯:朋友的酒杯,代表友情。
长亭:古代送别之地。
东征路:向东征战的道路。
柳色:春天的柳树颜色。
拂面来:迎面而来。
- 翻译
- 回忆往昔杜甫在蜀地,春天时节想起两京的梅花。
如今我长久远离故乡,病后更觉时光匆匆催人老。
未曾再见到门前长辈的车辙,可惜再也握不住朋友的酒杯。
遥想那长亭边,仿佛能看见东征的道路,柳色青青拂过脸颊。
- 鉴赏
这首宋诗《立春日呈彦博并帖审知》是赵蕃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首句“忆昔少陵身在蜀”以杜甫在蜀地的往事起兴,暗示自己身处异地的思乡之情。次句“遇春曾忆两京梅”进一步点明季节,借梅花引出对往昔京城生活的回忆。
“我今久隔乡关念”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长久离家的思乡之苦。“病后徒惊节物催”则通过自身的疾病感受时光流逝,更添愁绪。接下来,“不见过门长者辙”描绘了没有长辈来访的孤独,而“可怜到手故人杯”则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酒杯虽在,却无人共饮。
最后两句“长亭与想东征路,柳色青青拂面来”以景结情,想象自己站在长亭遥望东征之路,眼前柳色青青,仿佛能感受到故乡的气息扑面而来,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亲切的意境,寄托了诗人无尽的乡愁。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赵蕃深厚的思乡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