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边上曲》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边塞景象,以及边塞中人物的情感世界。
首句“惊马吹悲篥”,以“惊马”和“悲篥”的形象,营造出边塞特有的紧张与哀愁氛围。马匹因某种原因而受惊,发出嘶鸣,这嘶鸣被悲篥(一种古代乐器)的悲凉之声所呼应,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凄厉与悲壮。
接着,“边风助苦声”,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与情感的沉重。边塞的寒风不仅吹动着大地,也吹动着人心,使得原本就苦涩的声音更加凄惨,仿佛连自然界的风也加入了这场情感的共鸣之中。
最后两句“城南有思妇,梦里听分明”,将视角转向了一个特定的人物——城南的思妇。她或许在梦中,或许在现实,但无论如何,她都能清晰地听到那来自远方的悲凉之音。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思妇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也反映了边塞生活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巨大创伤与痛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深度挖掘,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缕曲四首·其一
一唱伤心曲。古今来、才原妨命,慧难修福。
见说玉楼词赋手,偶向软红托足。
回首处、山丘华屋。
目断湘江云万叠,泪斑斑,不到千竿竹。
歌楚些,放声哭。秦嘉逝矣悲徐淑。
不如它、寻常燕子,双飞双宿。
自是文章知己感,岂为天寒幽独。
愿长茂、女贞花木。
留得大家椽笔在,辑仙郎、遗稿联吟轴。
彤管吏,更须续。
声声慢·其一秋声仿竹山
远雁悲鸣,哀蝉暗咽,销魂齐作秋声。
画角城头,斜阳冷带鸦声。
怕听荒村落叶,近黄昏、古寺钟声。
长亭外,有粘天衰草,响送车声。
漫向门前问卜,但计程窗下,敲断钗声。
檐铁铮琮,小楼前后风声。
邻家又催刀尺,捣寒衣、一片砧声。
黄花瘦,捲帘人、微褪钏声。
百字令
文窗潇洒,青梅小、正是牡丹时节。
珠箔低垂微雨过,险韵词成新阕。
轻拂乌栏,横陈绿绮,燕子香泥湿。
朱樱初熟,炉香茗碗清绝。
消受几日韶华,几番风雨,杜宇声声泣。
门外絮飞花落尽,春去谁能留得。
绿叶成阴,荷钱渐长,多少闲踪迹。
两眉馀恨,至今犹是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