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味道》
《寄味道》全文
明 / 曹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孤清(gū qī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孤立清白、独特高洁,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嘉会(jiā huì)的意思:指喜庆的集会或盛大的聚会。

旧知(jiù zhī)的意思:旧时的熟人或旧日的朋友。

客怀(kè huái)的意思:指待客之态度诚恳、真诚。

连床(lián chuáng)的意思:指夫妻共同睡在一张床上,形容夫妻感情深厚、恩爱和睦。

念旧(niàn jiù)的意思:怀念过去的事物或人情。

晴曦(qíng xī)的意思:晴朗的早晨或黎明时分

望眼(wàng yǎn)的意思:盼望、期待

相违(xiāng wéi)的意思:相互矛盾,相互抵触

星杓(xīng sháo)的意思:指星星像杓子一样撇在天空中。

烟树(yān shù)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大火燃烧时升起的浓烟。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转移(zhuǎn yí)的意思:指改变方向或位置,将某物从一个地方或状态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或状态。

尊酒(zūn jiǔ)的意思:尊敬对方,向对方敬酒。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曹义所作的《寄味道》。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和相聚不易的感慨。

首联“与子相违后,星杓几转移。”开篇即点出与友人的离别,时间的流逝如同星辰变换,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相聚的短暂。

颔联“云山迷望眼,烟树带晴曦。”通过描绘云雾缭绕的山峦和晨光中的树木,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颈联“尊酒孤清兴,连床念旧知。”转而写到诗人独自饮酒,怀念往日与友人共处的美好时光,体现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对友情的珍视。

尾联“客怀秋寂寞,嘉会在何时。”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秋日的寂寥,心中充满了对再次相聚的期待与渴望,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作者介绍

曹义
朝代:明

(1390—1460)明扬州府仪真人,字敬方。正统中以燕山左卫指挥佥事累功至都督佥事,副巫凯守辽东。凯卒,代为总兵官。数与兀良哈战,进都督同知,累官左都督。在边二十年,谨守边陲,辽人安之。英宗复辟,封丰润伯。
猜你喜欢

寄题王氏槐阴轩

结宇临长衢,开轩面嘉树。

灵根沃鲜泽,由来深且固。

柯叶浮青冥,垂云羃囱户。

纷华避春节,孤芳弄秋素。

王生屏世营,端居多暇豫。

潜玩圣贤言,常怀往古务。

荫止谐夙心,还因动遐慕。

仰惟先人德,封培昔已屡。

敬承乃汲汲,时存荒逸惧。

穷达知有命,非缘高爵故。

因歌寄幽轩,为子写中愫。

(0)

南山停云张澈郎中求赋

门对南山紫翠深,白云长日抱山岑。

清连飞涧垂朝彩,幽傍悬萝驻夕阴。

五色会看光捧日,九霄终待出为霖。

松楸只在微茫下,早晚从知系寸心。

(0)

君马黄

君马黄,我马白。并出青楼东,俱驰绿杨陌。

陌头春日游人多,复恐红尘暗玉珂。

长安大道净如洗,回辔联翩若流水。

一双意气逼青春,共指天门五云里。

男儿高步会成名,何须一日千里行。

(0)

鹌鹑

游鶤运四海,黄鹄摩丹霄。

道逢霜霰严,铩翮青云遥。

何如秋原鹑,短羽无高超。

饥餐野田实,栖集依苇萧。

时飞复时止,和声弄鲜飙。

雌雄各安偶,所乐同鹪鹩。

志愿易为足,过图良自劳。

物生贵得性,岂必搏扶摇。

(0)

养志堂

事亲贵奉养,匪在衣与餐。

轻甘或不怿,粗粝有馀欢。

古来称孝子,岂为保饥寒。

贤哉曾参氏,志养心已安。

孟轲表志行,垂芳逾芝兰。

之子慕前哲,辟兹华搆宽。

佳名题养志,承颜恒□观。

迩来捧毛檄,置身青云端。

丁年富才力,天路随鹏搏。

又如阿阁凤,文彩备羽翰。

显庸自兹始,行见加缨冠。

忠贞克努力,大孝乃思完。

垂辉著汗简,一寸中心丹。

(0)

杂诗十首·其八

弱水不容涉,蓬莱焉得游。

生时被珠玉,死后归山邱。

一身非我有,此外定足求。

君子顺时命,小人行险谋。

荣华能取辱,贫贱可忘忧。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