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昌运(chāng yùn)的意思:昌盛的运气或时运。
赤松(chì sōng)的意思:形容树木长得茂盛、繁荣。
俯临(fǔ lín)的意思:从高处向下看,形容俯视或居高临下的姿态。
高会(gāo huì)的意思:指高明的智慧和才干。
赓歌(gēng gē)的意思:形容文采华美、诗文悠扬的歌曲或文辞。
公卿(gōng qīng)的意思:指官员,特指高级官员。
海内(hǎi nèi)的意思:指整个海内外,泛指天下、世界。
令节(lìng jié)的意思:指君主下令的节日。也用来形容君主的诏令。
品物(pǐn wù)的意思:指物品的品质和质量。
群情(qún qíng)的意思:指群体中普遍存在的情绪或心理状态。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松子(sōng zǐ)的意思:指人的心胸开阔、性格豁达,不拘小节,不计较得失。
同休(tóng xiū)的意思:指同一时期或同一地点的人同时休息或放假。
休明(xiū míng)的意思:停止照明,灭掉灯火。
赤松子(chì sōng zǐ)的意思:指人品高尚、正直无私,不屈服于外界诱惑的品质。
- 翻译
- 在大唐盛世,万物因时而繁荣昌盛。
秋季时节,恰逢佳节,皇帝赐宴,群臣共享欢乐。
俯瞰秦地的山河,高规格的聚会中有汉朝的官员们。
虽未能追随仙人赤松子,暂且沉醉于黄菊的芬芳。
我们歌颂圣人的教诲,全国上下共享和平光明的岁月。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席,背景设在大唐时期,当时的昌运河畔正值丰收之季。诗人通过“品物荷时成”表达了对当下太平景象的赞美。"乘秋逢令节"则写出了在凉爽的秋天迎接吉庆的节气,人们相聚一堂,享受着宴会中的欢乐与和谐。
"俯临秦山川"表明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从高处远眺秦岭山川之美,而"高会汉公卿"则指代行将与汉朝的公卿(即官员)共同举办盛大的宴会,这里展现了当时官民一体、共享繁华景象的情景。
"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中的“赤松子”出自道家传说,是指长生不老的仙人。诗人并未追寻那份超脱世俗的长生,而是选择了在现实中享受眼前的美好,与友人共赏黄菊花的风光。
"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则表达了诗人对“圣人”(指代皇帝)所作诗篇的赞扬,这里的“赓歌”即是和诗,而“海内同休明”意味着天下太平,人人共享安宁与光明。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描绘一场盛大的宴会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展现了大唐时期的繁荣昌盛以及皇帝与臣民之间和谐共融的关系。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自己对于享受生活、珍惜眼前美好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刺促篇
刺促刺促,井燎不续。虽有场苗,室则靡粟。
罗雀务获,不言其多。见彼渊鳞,或言其苛。
跣夫逐鹿,坐者食肉。苟一需百,百尔莫足。
譬彼乘车,弗率坦野。驱驰不已,或败尔马。
河有伏罟,蛟龙去之。相彼有明,孰逢其灾。
前有鼓乐,后有寇盗。方言方笑,不敢以告。
执鼠不力,或伤其手。彼虎彼兕,矧不以走。
有蓬其树,其腹之枵。岂不休息,维颠在朝。
赋得上林雁赠吏部王郎中谪毗陵
八月凉风动双阙,嗷嗷旅雁云中发。
遐飞远响激清音,刷羽振衣度上林。
天边结字行难乱,风里传书力不任。
讵意上林重毛色,抱奇区区不察识。
凌寒不借一枝栖,能鸣转被单丝弋。
逸志由来耻稻粱,归飞耿耿背金塘。
水咽惊声疑箭落,月明避影怯弓伤。
遥遥关路长辛苦,萧条为向南中土。
地阔山空不畏人,沙明水暖聊鸣舞。
少年才客有王君,把袂愁为失意分。
南去祇应闻雁叫,临风好是泣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