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极(běi jí)的意思:指极寒之地,比喻极度寒冷、严酷的环境或处境。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关塞(guān sāi)的意思:关塞是指边境关隘或边陲要塞。也用来比喻困难重重、险阻艰辛的处境。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皎皎(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举觞(jǔ shāng)的意思:举起酒杯,祝福和庆祝。
流亡(liú wáng)的意思:指因政治原因、战争、迫害等而被迫离开家乡或国家,流亡他乡的现象。
南荒(nán huāng)的意思:南方荒芜之地
清辉(qīng huī)的意思:明亮的光芒
尸骨(shī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留下的尸骨,也比喻事物的残存部分。
欲绝(yù jué)的意思:非常想要,极度渴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面对明月,思绪万千,表达了对边关战事的深切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首句“遥怜关塞月”,以“遥怜”二字开篇,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边关的关切之情,月光照耀在关塞之上,仿佛是为流离失所的人们照亮了一线希望。接着,“皎皎照流亡”进一步渲染了月光的明亮与纯净,与战乱中人们的苦难形成鲜明对比。
“尸骨空堆雪,干戈几易霜”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将战争的残酷展现得淋漓尽致。雪地上的尸骨堆积如山,象征着生命的消逝;而“干戈几易霜”则暗示了战争的频繁与无情,每一次战斗过后,都意味着更多生命的凋零,如同霜降般迅速而无情。
“光犹沈北极,望欲绝南荒”两句,诗人借月光的永恒与不变,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远方战乱之地的深切同情。北极之光虽恒定,但对那些身处南荒之地的人来说,却似乎遥不可及,充满了绝望。
最后,“劳贺知何日,清辉共举觞”表达了诗人对于何时能结束战乱、迎来和平的深深期待。即使在这样的夜晚,人们仍能举起酒杯,共祝和平早日到来,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月夜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