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对月二首·其二》
《中秋对月二首·其二》全文
清 / 吴妍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遥怜关塞月,皎皎流亡

尸骨空堆雪,干戈几易霜。

光犹沈北极,望欲绝南荒

劳贺知何日清辉举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极(běi jí)的意思:指极寒之地,比喻极度寒冷、严酷的环境或处境。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关塞(guān sāi)的意思:关塞是指边境关隘或边陲要塞。也用来比喻困难重重、险阻艰辛的处境。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皎皎(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举觞(jǔ shāng)的意思:举起酒杯,祝福和庆祝。

流亡(liú wáng)的意思:指因政治原因、战争、迫害等而被迫离开家乡或国家,流亡他乡的现象。

南荒(nán huāng)的意思:南方荒芜之地

清辉(qīng huī)的意思:明亮的光芒

尸骨(shī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留下的尸骨,也比喻事物的残存部分。

欲绝(yù jué)的意思:非常想要,极度渴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面对明月,思绪万千,表达了对边关战事的深切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首句“遥怜关塞月”,以“遥怜”二字开篇,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边关的关切之情,月光照耀在关塞之上,仿佛是为流离失所的人们照亮了一线希望。接着,“皎皎照流亡”进一步渲染了月光的明亮与纯净,与战乱中人们的苦难形成鲜明对比。

“尸骨空堆雪,干戈几易霜”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将战争的残酷展现得淋漓尽致。雪地上的尸骨堆积如山,象征着生命的消逝;而“干戈几易霜”则暗示了战争的频繁与无情,每一次战斗过后,都意味着更多生命的凋零,如同霜降般迅速而无情。

“光犹沈北极,望欲绝南荒”两句,诗人借月光的永恒与不变,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远方战乱之地的深切同情。北极之光虽恒定,但对那些身处南荒之地的人来说,却似乎遥不可及,充满了绝望。

最后,“劳贺知何日,清辉共举觞”表达了诗人对于何时能结束战乱、迎来和平的深深期待。即使在这样的夜晚,人们仍能举起酒杯,共祝和平早日到来,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月夜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

作者介绍

吴妍因
朝代:清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