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行难避雪,何处合逢花?
野寺门多闭,羌楼酒不赊。
此诗描绘了一种别离之际的凄凉与孤独。在夜深人静之时,灯光下听到了早晨的鸟鸣声,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和即将到来的分离。"已行难避雪"则是用雪来比喻时间的不可挽回,也许是在暗示外界的艰辛与严酷,而诗人却在询问,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何处能够寻找到温暖和美好的东西(即“花”)。
"野寺门多闭"则表达了一种寂寞与荒凉之感,那些原本应该是宁静所在的乡村寺庙,如今却关闭着门扉,似乎连精神上的避风港也已经消失了。而"羌楼酒不赊"则透露出一种生活的艰难和物资的匮乏,连酒这种能带来片刻欢愉的东西都已无法获得。
最后两句"还须见边将,谁拟静尘沙"表达了对边疆战事的关切,以及对能够安抚这些动荡局势的人物的期待。这里的“边将”不仅是军事上的将领,也象征着在艰苦环境中仍能坚守职责、保持冷静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化的描写,抒发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社会动荡与个体命运的深刻感慨。
一封谏疏彻银台,感愤题诗醉墨堆。
唤醒菊边秋寂寞,烂游松下径萦回。
参军逸韵频攲帽,诗老多情不放杯。
胜日追随容湛辈,从容归骑不须催。
万六千年,是仙椿日月,两度阳春。
根柯不随物化,那有新陈。
戏夸悠久,借时光、惊觉时人。
道历管,阶蓂万换,悠然唤做逡巡。
老我百无贪羡,羡天芳寿种,掩冉三辰。
谢他流年甲子,已是重轮。
人间春狭,只九旬、斗柄标寅。
更拟向,椿枝倚数,十分取一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