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讶窗中常见海,方知砌下更多山。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澄 圣 塔 院 上 方 唐 /方 干 地 灵 直 是 饶 风 雨 ,杉 桧 老 于 云 雨 间 。只 讶 窗 中 常 见 海 ,方 知 砌 下 更 多 山 。远 泉 势 曲 犹 须 引 ,野 果 枝 低 可 要 攀 。若 把 重 门 谕 玄 寂 ,何 妨 善 闭 却 无 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见(cháng jiàn)的意思:常见意指经常出现或普遍存在的事物或现象。
地灵(dì líng)的意思:指土地的灵气,也用来形容土地肥沃、生机勃勃。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果枝(guǒ zhī)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能够互相扶持、共同努力,像果树的枝条一样相互依靠。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可要(kě yào)的意思:表示事物具备值得珍视、重视的特质或品质。
无关(wú guān)的意思:没有关系,不相干
玄寂(xuán jì)的意思:深奥无声、寂静无声的样子。
云雨(yún yǔ)的意思:云雨是一个形容两个人之间发生性关系的成语。在古代,云雨常常被用来暗指两个人之间的性行为。
重门(zhòng mén)的意思:指重要的门户,比喻重要的地方或重要的人物。
中常(zhōng cháng)的意思:常常,经常
- 注释
- 地灵:指地方富有灵气。
直是:总是,实在是。
饶:多。
风雨:风和雨,也暗喻人生的坎坷。
杉桧:两种常绿乔木,这里泛指古树。
老于:在...中年岁久长。
讶:惊讶。
窗中:透过窗户。
常见:经常看到。
海:大海,广阔的水域,也可能象征广阔的世界或心境。
方知:才知道。
砌下:石阶下。
多山:山很多。
远泉:远处的泉水。
势曲:流向曲折。
犹须引:还需要引导,比喻事物需要恰当的引导才能发挥其作用。
野果:野生的果实。
枝低:树枝低垂。
可要攀:可以攀摘,表示自然之物触手可及。
若把:如果把。
重门:重重门户,比喻深邃、难以进入的状态。
谕:比喻。
玄寂:深邃的寂静,指高深莫测或内心宁静的状态。
何妨:不妨,无妨。
善闭:善于关闭,保持内心的平静或独立。
却无关:却不真正隔绝,保持开放的心态。
- 翻译
- 这神奇的地方总是多风雨,杉树和桧树在云雾中年岁久长。
只惊讶窗中常常能见到海景,才知道石阶下更多的山峦层叠。
远处的泉水曲折还需引导,低垂的野果枝条伸手可攀。
如果把重重门户比喻为深邃的寂静,何妨善于关闭却并不真的隔绝外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中寺院景象。"地灵直是饶风雨,杉桧老于云雨间"两句,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对生命力的滋养和塑造,地灵指大自然中的神奇力量,这里化作了生机勃勃的风雨,而杉桧之树,则在这风雨中历练而成长,显得古老而坚韧。
"只讶窗中常见海,方知砌下更多山"两句,是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物,逐渐领悟到更深的自然美与精神世界。窗中所见之“海”,不仅是广阔的视野,也象征着心灵的辽远和深邃。而“砌下更多山”则暗示了诗人对内在世界的探索和发现,山脉如同心灵的层次,每一层都有待探索。
"远泉势曲犹须引,野果枝低可要攀"两句,是诗人对于自然界的亲近感受。远处的泉水虽曲折,但仍需细心去寻找和领略,而野果之低垂,则是对自然恩赐的接受与享用。
最后,“若把重门谕玄寂,何妨善闭却无关”两句,是诗人对于自我封闭与内在修养的体验。重门象征着对外界的隔绝,而“谕玄寂”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探寻和冥想。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似乎并不感到隔绝或压抑,而是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内在世界探索与修养的体验,以及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潘时乘内翰
霜风被原隰,山流含夕清。
散躅眺林莽,寒鸟相交鸣。
圆景不可驻,荣华安足凭。
众夫何遑遑,志士贵徇名。
令名苟不立,碌碌忝浮生。
缅怀吴中彦,珥笔侍承明。
青藜照中秘,艺藻绚文英。
高踪渺难企,高鴳慕云鹏。
屡枉琼瑶什,卓哉诚可矜。
终期策驽蹇,庶以协同声。
舟中遇雨
蓼花舟泊钓鱼船,镇日潇潇雨满天。
独酌几杯蓬底睡,不知江涨没平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