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慨与自我反思。首句“青山好处杜鹃知”,以杜鹃鸟对青山的喜爱,隐喻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暗示着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接着,“芳草离离正绿滋”一句,通过繁茂的青草,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转折铺垫。
“我已颠狂无藉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痴迷,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不拘小节的态度。“颠狂”二字,既是对自然之美的热烈追求,也是对自我放纵的坦然接受。最后一句“又随名胜学题诗”,则透露出诗人虽已沉浸于自然之中,但仍然不忘文人雅士的传统,选择以题诗的方式,将这份感悟与他人分享,既是对自然美的礼赞,也是对自身情感的记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个人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裴二虬尉永嘉
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
故人官就此,绝境与谁同。
隐吏逢梅福,看山忆谢公。
扁舟吾已僦,把钓待秋风。
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贾至)
九载一相逢,百年能几何。
复为万里别,送子山之阿。
白鹤久同林,潜鱼本同河。
未知栖集期,衰老强高歌。
歌罢两凄恻,六龙忽蹉跎。
相视发皓白,况难驻羲和。
胡星坠燕地,汉将仍横戈。
萧条四海内,人少豺虎多。
少人慎莫投,多虎信所过。
饥有易子食,兽犹畏虞罗。
子负经济才,天门郁嵯峨。
飘摇适东周,来往若崩波。
南宫吾故人,白马金盘陀。
雄笔映千古,见贤心靡他。
念子善师事,岁寒守旧柯。
为吾谢贾公,病肺卧江沱。
寄题江外草堂(梓州作,寄成都故居)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遭乱到蜀江,卧疴遣所便。
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
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
敢谋土木丽,自觉面势坚。
台亭随高下,敞豁当清川。
虽有会心侣,数能同钓船。
干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
蛟龙无定窟,黄鹄摩苍天。
古来达士志,宁受外物牵。
顾惟鲁钝姿,岂识悔吝先。
偶携老妻去,惨澹凌风烟。
事迹无固必,幽贞愧双全。
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缠。
霜骨不甚长,永为邻里怜。
屏迹三首
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
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
村鼓时时急,渔舟个个轻。
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
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
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
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
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
衰颜甘屏迹,幽事供高卧。
鸟下竹根行,龟开萍叶过。
年荒酒价乏,日并园蔬课。
犹酌甘泉歌,歌长击樽破。
倦夜(吴曾《漫录》云:顾陶《类编》题作倦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入宅三首(大历二年春,甫自西阁迁赤甲)
奔峭背赤甲,断崖当白盐。
客居愧迁次,春酒渐多添。
花亚欲移竹,鸟窥新卷帘。
衰年不敢恨,胜概欲相兼。
乱后居难定,春归客未还。
水生鱼复浦,云暖麝香山。
半顶梳头白,过眉拄杖斑。
相看多使者,一一问函关。
宋玉归州宅,云通白帝城。
吾人淹老病,旅食岂才名。
峡口风常急,江流气不平。
只应与儿子,飘转任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