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憨山师菩提庵八咏·其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名为《和憨山师菩提庵八咏(其七)》。在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古代人物的怀念与对比,同时也探讨了“大士”这一概念的虚实。
首句“今人不如古,像设亦如是”,诗人开篇即点出主题,将“今人”与“古人”进行对比,认为现今之人无法与古人相比,无论是外在的形象还是内在的精神追求。这里的“像设”可能指的是古人留下的形象或事迹,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古人成就的敬仰之情。
接着,“若云真大士,去之乃千里”一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提出如果真的存在“大士”(通常指具有高尚品德、超凡智慧或非凡修为的人),那么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距离我们似乎有千里的距离。这里不仅强调了“大士”的崇高地位,也暗示了追求卓越精神境界的艰难与遥远。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探讨“大士”境界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以及对于自我提升的深刻思考。在语言上,诗人运用了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表达,使得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引发对于人生价值、理想追求的深入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昔年同社为秋词,今成往事,离居多感,岁晏不聊,触绪生吟,冰霜满月,凛尖风之透骨,感皎月之映心,多因梦后之思,添出酒边之句,聊作秋声貂续,以为春咏前驱,合曰寒词得一十六首·其五
娇病生憎酒气烘,尊前长捧玉杯空。
无端阿姊询闲事,氲得羞红似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