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犹作赋好,莫叹在官贫。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别 刘 大 校 书 唐 /高 适 昔 日 京 华 去 ,知 君 才 望 新 。应 犹 作 赋 好 ,莫 叹 在 官 贫 。且 复 伤 远 别 ,不 然 愁 此 身 。清 风 几 万 里 ,江 上 一 归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然(bù rán)的意思:表示否定,表示不同意或不同情况下的结果。
才望(cái wàng)的意思:指人的才能和前途。
归人(guī rén)的意思:指回归故乡或回归原来的状态。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京华(jīng huá)的意思:指京城的繁华景象或者指繁华的都市。
且复(qiě fù)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尚未结束,还会继续发展或变化。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昔日(xī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日;以前
一归(yī guī)的意思:归还、归宿
远别(yuǎn bié)的意思:离别很久时间,或者离别很远的地方。
在官(zài guān)的意思:指在官场上担任官职。
- 注释
- 昔:从前。
日:每天,此处指过去。
华:繁华。
去:离开。
知:知道,听说。
君:您,指对方。
才望:才华和声望。
新:增长,新兴。
应:应该,推测。
犹:还,仍然。
作赋:写作诗文。
好:喜好。
莫:不要。
叹:叹息。
在官:为官。
贫:贫穷。
且:暂且,姑且。
复:又,再。
伤:感伤。
远别:远方的分别。
不然:否则,要不然。
愁:忧虑。
此身:自身,这里指生活。
清风:清冷的风。
几万里:形容非常遥远。
江上:江面上。
一:一个。
归人:归航的人。
- 翻译
- 从前在京都繁华时离开,听说你的才华和声望日益增长。
想必你依然喜好写诗作文,不必感叹为官生涯的清贫。
暂且因远方离别而感伤,否则忧虑的将是自身的境遇。
清风飘荡在数万里之外,江面上只有一位归航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所作,名为《别刘大校书》。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朋友才华的赞赏和对自身处境的慨叹。
“昔日京华去,知君才望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即将离开古都前往新的地方的感慨,同时也充满了对朋友才华横溢、前程似锦的期待和祝福。
“应犹作赋好,莫叹在官贫。”这里诗人鼓励朋友继续发挥其文学才华,不必为现时的仕途困顿而感到叹息。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于当下政治环境的不满,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富贵。
“且复伤远别,不然愁此身。”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即将到来的长久分别所感到的深深哀痛,以及这种离别给内心带来的忧虑和不安。
最后,“清风几万里,江上一归人。”在这里,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来描绘朋友离开时的情景。清风似乎承载着无尽的距离,而朋友则是沿着江岸缓缓行走,孤独地踏上归途。这两句不仅描写了外在的画面,也映射出了内心深处的感伤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淡远而深长的情感,以及对于朋友才华和未来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
宴安往往叹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