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疆(biān jiāng)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的边境地带。
长幼(cháng yòu)的意思:指年长和年幼的顺序,表示按年龄大小排列。
丹墀(dān chí)的意思:指皇帝的座位,也用来比喻尊贵的地位或权力。
登坛(dēng tán)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高级职位。
方德(fāng dé)的意思:方正的道德品质
俘囚(fú qiú)的意思:指俘虏和囚犯,被敌人捕获并被关押。
赓歌(gēng gē)的意思:形容文采华美、诗文悠扬的歌曲或文辞。
欢声(huān shēng)的意思:指喜庆的声音,欢乐的声音。
矛戟(máo jǐ)的意思:指战争或争斗中双方相互对峙,准备交战的状态。
名将(míng jiàng)的意思:指在军事或者其他领域中具有卓越才能和出色表现的将领或人才。
南至(nán zhì)的意思:指南方;表示方位,表示某事物在南方。
唐虞(táng y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两个伟大的王朝,唐朝和虞朝,也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朝代的兴盛和繁荣。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卫霍(wèi huò)的意思:指人勇猛、武力强大,能够保卫家园或国家。
喜气(xǐ qì)的意思:形容喜庆气氛浓厚,充满喜悦和幸福的样子。
西南(xī nán)的意思:指方向或位置在西南方向,也可引申为指西南地区。
遐圻(xiá qí)的意思:离别、分离、远离
毡裘(zhān qiú)的意思:毡裘是指粗糙的毡子和毛皮做成的衣物,形容质朴、朴实无华的人或事物。
紫陌(zǐ mò)的意思:指紫色的道路,比喻美好的环境或繁华的街道。
- 注释
- 遐圻:远方的边疆。
新破虏:最近打败了敌人。
名将:著名的将领。
旧登坛:早年就成为将领。
戎馘:战争中割下的敌耳,代指战功。
西南至:从西南方向传来。
毡裘:这里指穿着毛皮衣的外族人,代指战俘。
长幼观:不论老少都来观看。
边疆:边境地区。
氛已息:战争的气氛已经停止。
矛戟:古代兵器,这里泛指武器。
血犹残:还有残留的血迹。
紫陌:京城的道路,这里指繁华之地。
欢声动:欢声雷动,形容非常高兴。
丹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代指朝廷。
喜气盘:喜悦的气氛弥漫。
唐虞:唐尧和虞舜,古代圣王,以德治国。
方德易:以德行治理国家是困难的。
卫霍:卫青和霍去病,西汉名将。
比功难:与他们相比立功更加艰难。
共睹:共同目睹。
俘囚:俘虏。
入:被带入。
赓歌:继续歌唱,这里指歌颂。
万国安:国家安宁,万民安乐。
- 翻译
- 远方的边疆新近击败了敌虏,威名赫赫的将领早年就登上了将坛。
从西南方向传来了战争胜利的消息,连妇女儿童都来围观穿着毛皮衣的战俘。
边境的战事已经平息,但武器上还残留着战斗的血迹。
京城的大道上欢声雷动,宫廷里洋溢着喜悦的气息。
像唐尧虞舜那样以德服人不易做到,要与卫青霍去病相比立功更难。
大家都目睹了俘虏被带入,共同唱响歌颂国家安宁的赞歌。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战役胜利后的景象,诗中充满了对战争胜利的赞美与庆幸。首句“遐圻新破虏”表明边疆之战已经取得胜利,“名将旧登坛”则显示出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再次站在战场上。
接下来的“戎馘西南至,毡裘长幼观”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广泛,士兵们的足迹达到了遥远的西南边疆,而连老弱都不得不目睹这一切。然而,“边疆氛已息,矛戟血犹残”则透露出战争虽然已经平息,但战场上的血腥气息依旧。
诗人随后转向胜利后的欢庆情景:“紫陌欢声动,丹墀喜气盘。”这里的“紫陌”、“丹墀”都是宫廷之地,而“欢声动”和“喜气盘”则表达了人们对于战争胜利的喜悦与赞扬。
最后,“唐虞方德易,卫霍比功难。共睹俘囚入,赓歌万国安。”诗人通过对历史伟大统治者的赞誉,以及将军们英勇事迹的比较,强调了这场胜利的重要性和广泛的影响力,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战后和平景象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辽阔,通过对战争胜利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力量与希望的时代气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