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问 调 鼎 宋 /邵 雍 请 将 调 鼎 问 于 君 ,调 鼎 功 夫 敢 预 闻 。只 有 盐 梅 难 尽 善 ,岂 无 薑 桂 助 为 辛 。和 羹 必 欲 须 求 美 ,众 口 如 何 便 得 均 。慎 勿 轻 言 天 下 事 ,伊 周 殊 不 是 庸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调鼎(tiáo dǐng)的意思:指调整权力、地位或职务。
功夫(gōng fū)的意思:指某种技能、技巧或特长,通常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努力才能掌握。
和羹(hé gēng)的意思:将不同的事物或意见融合在一起,达到和谐共处的状态。
姜桂(jiāng guì)的意思:指古代帝王用来比喻贤良能干的臣子。
尽善(jìn shàn)的意思:尽善表示做事尽力做到最好,追求完美。
轻言(qīng yán)的意思:轻率地说话或妄加评论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须求(xū qiú)的意思:迫切需要,急需
盐梅(yán méi)的意思:指盐和梅花,比喻事物的矛盾性质或者不相称的事物。
伊周(yī zhōu)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的地位、名望、权势逐渐衰落或消失。
庸人(yōng rén)的意思:庸碌无能的人,指没有才干、没有作为的人。
预闻(yù wén)的意思:事先听到消息或预知到事情的发生。
只有(zhǐ yǒu)的意思:表示仅仅、唯一、只有
众口(zhòng kǒu)的意思:众多人的口音、声音。表示众多人的一致声音或意见。
- 注释
- 调鼎:烹饪。
君:您。
预闻:询问。
盐梅:调料。
尽善:完美。
姜桂:生姜、桂皮。
辛:辛辣。
和羹:调制汤羹。
须求美:必须追求完美。
均:均匀。
慎勿:切勿。
庸人:平庸之人。
- 翻译
- 向您请教烹饪之道,敢问您的调鼎技艺如何?
虽然只有盐梅难以达到完美,难道没有生姜桂皮来增添辛香?
调制美味的汤羹,必须追求色香味俱全,众人口味如何统一是个难题。
切勿轻易谈论天下大事,像伊尹和周公,他们可不是等闲之辈。
- 鉴赏
这首诗名为《问调鼎》,是宋代哲学家邵雍所作。诗中以烹饪比喻治国之道,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深思。诗人询问对方关于调和五味(象征治国策略)的能力,暗示调和众人的意见并非易事。他认为,虽然盐梅(咸酸)是基本调料,但姜桂(辛辣)同样重要,能增加味道的层次。国家治理需要寻求全面的和谐与公正,但每个人的口味不同,难以做到完全平均。最后,诗人告诫不要轻易评论天下大事,因为像伊尹和周公那样的贤人才能胜任这样的重任,强调了治国者的责任和才能。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湖居与仁先结邻赋呈四首·其四
西湖天下奇,移步各殊形。
传之画师稿,意匠存模型。
遂令游观客,颠倒遗性灵。
老夫独迂怪,筑此背湖厅。
懒焚天竺香,不礼三潭星。
编篱辟幽径,种竹可中亭。
南北两高峰,列几如罍瓶。
霜天色黝黯,补以湖面青。
置身入閒冷,借景皆空冥。
东邻有高士,避俗常独醒。
取舍定先我,隔篱呼与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