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方 元 吉 诗 卷 宋 /刘 克 庄 古 来 名 世 者 ,一 字 费 吟 哦 。物 贵 常 因 少 ,诗 传 不 在 多 。词 人 三 影 句 ,处 士 五 噫 歌 。子 壮 吾 衰 矣 ,无 因 共 琢 磨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常因(cháng yīn)的意思:指经常因为同一个原因而产生某种结果或情况。
处士(chǔ shì)的意思:指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的士人,也指追求清净、远离尘嚣的人。
词人(cí rén)的意思:指善于作词的人,特指擅长写词的文学家或艺术家。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贵常(guì cháng)的意思:指珍贵而常见的事物,比喻平凡中蕴含着宝贵的价值。
名世(míng shì)的意思:指在世间有名声、有声望。
三影(sān yǐ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声、影、像。
诗传(shī chuán)的意思:指诗歌的传承和流传。
士五(shì wǔ)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有出类拔萃的能力和才华。
五噫(wǔ yī)的意思:形容人或物极其美好,非常出色。
无因(wú yīn)的意思:没有原因、没有缘由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吟哦(yín é)的意思:指吟咏、歌唱的声音悠扬动听。
琢磨(zuó mo)的意思:琢磨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思考、探索和思索的过程。它表示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后获得的理解和洞察力。
五噫歌(wǔ yī gē)的意思:指人们在欢乐或庆祝时的歌唱声。
- 注释
- 名世者:名留青史的人。
一字:一个字。
吟哦:反复推敲。
物贵:事物的价值。
少:稀有。
诗传:诗歌流传。
词人:诗人。
三影句:以‘三影’闻名的诗句。
处士:隐士。
五噫歌:以‘五噫歌’传世的作品。
子壮:你正值壮年。
吾衰矣:我已老去。
共琢磨:一起切磋。
- 翻译
- 自古以来,能名留青史的人,一个字都要反复推敲。
事物的价值常常因为稀有而提升,诗歌流传并不在于数量多少。
诗人中有三位以‘三影’闻名,隐士则有以‘五噫歌’传世。
你正值壮年,我却已老去,无缘再一起切磋诗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题方元吉诗卷》。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古来才子和名士的赞誉,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古来名世者,一字费吟哦。”此句表达了对历史上那些留下美好诗篇的人物的敬仰之情,一个字一个词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这不仅是对他们才华的肯定,也反映出作者对于文学艺术的重视。
“物贵常因少,诗传不在多。”这一句则道出了物以稀为贵,真正传世的诗作往往不是数量上的堆砌,而是在质量上的一丝一缕。这也是古代文人对作品精益求精态度的写照。
“词人三影句,处士五噫歌。”这两句描绘了文学创作中追求极致的画面。词人在文字间留下深刻印记,而处士在歌声中流露着不为世人所知的情感。这两者都是对艺术家精神境界的一种赞颂。
“子壮吾衰矣,无因共琢磨。”最后一句,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年轻时的激情与才华已经过去,现在自己虽然步入老年,但依然没有机会和他人共同切磋学问,这种无奈的情怀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未能实现的文学理想的一丝哀愁。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古代才子名士的敬意,也反映出个人对于文学创作、艺术追求以及个人的生命历程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閒居纪事二首·其一
客从长安回,叙阔访邻里。
貌悴于去时,因而问所以。
客悲向我言,此行幸脱死。
长安遭饥荒,食尽到糠秕。
升合贵不赀,珠金何足恃。
凌晨出求籴,于于如栉比。
暮归持空囊,菜色皆相似。
老弱困且羸,行随墙壁倚。
村墟向昏黑,剽掠群凶起。
咸云田中麦,苗枯无雨水。
今年如弗收,炊爨当易子。
予闻重叹嗟,祸及乃至此。
八政食为先,周书本微旨。
天下苟有饥,稷思若由己。
梁惠战国时,民粟知移徙。
一夫不获所,古人心愧耻。
如何填沟壑,遽忍立而视。
此邦粗偷生,唇亡寒及齿。
嗷嗷食口众,身不亲耒耜。
今朝听此言,徒增惊悸耳。
《閒居纪事二首·其一》【元·蒲道源】客从长安回,叙阔访邻里。貌悴于去时,因而问所以。客悲向我言,此行幸脱死。长安遭饥荒,食尽到糠秕。升合贵不赀,珠金何足恃。凌晨出求籴,于于如栉比。暮归持空囊,菜色皆相似。老弱困且羸,行随墙壁倚。村墟向昏黑,剽掠群凶起。咸云田中麦,苗枯无雨水。今年如弗收,炊爨当易子。予闻重叹嗟,祸及乃至此。八政食为先,周书本微旨。天下苟有饥,稷思若由己。梁惠战国时,民粟知移徙。一夫不获所,古人心愧耻。如何填沟壑,遽忍立而视。此邦粗偷生,唇亡寒及齿。嗷嗷食口众,身不亲耒耜。今朝听此言,徒增惊悸耳。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67c6c6c742428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