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梅(cán méi)的意思:指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品质。
春思(chūn sī)的意思:形容对春天的思念之情。
佳处(jiā chǔ)的意思:指好处、优点、益处。
满意(mǎn yì)的意思:内心满足,对所得到的东西感到满意。
每逢(měi féng)的意思:每逢表示每当、每次,常用来描述某种情况或事件的发生频率。
年春(nián chūn)的意思:指新年的春天,也用来比喻新的开始或希望。
遣愁(qiǎn chóu)的意思:排除烦恼,解除忧愁
细草(xì cǎo)的意思:细小而柔弱的草木,比喻弱小而不起眼的人或事物。
意生(yì shēng)的意思:指意义产生,思想萌芽。
中年(zhōng nián)的意思:指年龄在40岁至60岁之间的人。
- 注释
- 残梅:凋零的梅花。
依草:依靠着草丛。
遣愁:排解忧愁。
尽:完全。
细草:纤细的小草。
缘阶:沿着台阶生长。
满意生:显得生机勃勃。
莫道:不要说。
中年:人到中年。
春思:春天的情感思绪。
少:少有。
佳处:美好的地方。
眼偏明:眼睛特别明亮。
- 翻译
- 残败的梅花依靠着草丛排解完所有的忧愁,
纤细的小草沿着台阶蔓延,显得生机盎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在春日游历中所感所思的景象。开篇两句“残梅依草遣愁尽,细草缘阶满意生”表达了诗人对周遭环境的观察与感受。残梅虽已不再繁盛,但依旧附丽于柔软的青草之上,似乎在诉说着春日里难以言说的忧愁。而细小的野草则悄然间沿阶生长,满载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叹。
第三句“莫道中年春思少,每逢佳处眼偏明”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个季节,人们常认为中年之人对于春天的感受会逐渐减淡,但诗人却在每一个美好的地方发现了新的喜悦,他的眼睛似乎更加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美丽的瞬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对生活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珍视。诗人在平淡中寻找到了生命的色彩与意义,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词人的艺术功力,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生命和美好事物的独特理解和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赤松观
灵祠丹井馀真迹,祠下老松森百尺。
仙子骑鲸去不归,痴人犹问山中石。
题从兄和仲国香轩
灵均志与日争光,收拾香草供篇章。
高冠奇服事修洁,辛夷为楣药为房。
滋兰九畹多不厌,似更有意怜幽香。
当时楚俗宝萧艾,谁知纫佩芙蓉裳。
高情如兄能有几,封植灵根当砌傍。
芝英玉树宜相映,清芬宛转随风长。
结根得所异晚菊,不向篱边混众芳。
早晚知音垂采摘,玉盘霞绮升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