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抵彭城渡河》
《晚抵彭城渡河》全文
清 / 鲍之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山行欲尽,落日大河横。

长频移渡,堤高半掩城。

黄楼迷处所白塔分明

暝色桥路弓衣骑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塔(bái tǎ)的意思:指高大洁白的塔,多用来形容建筑物的美丽和高耸。

长频(cháng pín)的意思:长时间频繁地出现或发生。

处所(chù suǒ)的意思:指人们居住、工作、活动的地方。

大河(dà hé)的意思:指宽广、壮丽、奔流不息的河流,常用来形容气势雄伟或规模宏大的事物。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弓衣(gōng yī)的意思:形容人的姿态或动作如同拉弓射箭。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暝色(míng sè)的意思:指夜幕降临时的黄昏或黎明时的微亮。

骑行(qí xíng)的意思:骑着自行车或马匹行走。

桥路(qiáo lù)的意思:桥路是指搭建起不同地方之间的联系或沟通的途径或手段。

山行(shān xíng)的意思:指登山旅行或行走于山间。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鲍之钟的《晚抵彭城渡河》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行旅的画面。首句“乱山行欲尽”展现了诗人历经山岭跋涉,即将到达目的地的疲惫与期待。次句“落日大河横”,夕阳映照在宽阔的河流上,为画面增添了壮丽的景色。

“水长频移渡,堤高半掩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河流的蜿蜒和城市轮廓,河水悠长,频繁需要渡过,而高高的河堤则隐约遮挡了部分城市的景象,暗示了城市的规模和河流的重要性。

“黄楼迷处所,白塔最分明”是诗人眼中独特的景致,黄楼隐没在暮色中,唯有那座白塔在昏暗中显得格外清晰,成为指引方向的地标。

最后两句“暝色沙桥路,弓衣数骑行”描绘了夜幕降临,月色朦胧,诗人独自或与数骑同行,沿着沙桥小路前行,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坚定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彭城渡口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作者介绍

鲍之钟
朝代:清

鲍之钟(1740-1802),清诗人。字论山,一字礼凫,号雅堂,丹徒人。鲍皋之子。乾隆下江南,之钟献诗赋,召试第一,授内阁中书。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及第,历充广东乡试副考官,升户部郎中。居官以风骨闻。为权臣和珅所压,浮沉郎署。好拔引寒俊。流连诗酒以终。之钟诗有家法,父为“京口三诗人”之一。官京师时,与洪亮吉、吴锡麒、赵怀玉唱酬最多,法式善称为“诗龛四友”。著有《论山诗稿》、《山海经韵语》。
猜你喜欢

南还途次感怀·其七

经时旱太甚,一雨未为霖。

复此淋漓下,方知天地心。

负槔还野屋,驱犊下高岑。

顿觉烦嚣洗,悠然惬素襟。

(0)

皖城舟中立春

滞留怜雨雪,道路喜逢春。

湖海扁舟日,乡园万里人。

尊盘随俗赏,梅柳上枝新。

渐觉风光好,莺花望紫宸。

(0)

罗浮杂咏·其八

反步梅花村,徘徊意萧索。

翠羽自喧喧,淡妆人己寂。

玉女向余笑,皓齿启历历。

蹇修时不来,怀思竟何益。

(0)

送王虞石侍御还朝·其三

已濡大泽布炎方,却望红云指帝乡。

但有攀辕填委巷,那堪把酒上河梁。

径花踏处如承露,台柏攀时尽染霜。

明发挂帆从此别,法星高耀紫薇傍。

(0)

孙太守招饮醉翁亭因掇拾欧公记中语奉赠一律

两峰水落石粼粼,路转峰回客到频。

日照林霏禽鸟乐,云归野榻簌殽陈。

溪山尔作环滁长,伛偻余惭太守宾。

宴罢颓然人影乱,醉翁多恐是前身。

(0)

十八滩·其二

风恬才喜一滩过,更问前滩路若何。

怒似长鲸频击浪,排如群雁自盘涡。

寒汀红树经冬密,烟郭閒云向晚多。

旋见安澜初出险,倚蓬聊听榜人歌。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