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礼 佛 名 者 唐 /韦 庄 何 用 辛 勤 礼 佛 名 ,我 从 无 得 到 真 庭 。寻 思 六 祖 传 心 印 ,可 是 从 来 读 藏 经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心(chuán xīn)的意思:通过默契或非言语的方式传递思想、情感或信息。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得到(dé dào)的意思:获得、取得、得到某物或某种结果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可是(kě shì)的意思:表示转折、对比关系,用于引出不同于前面所说的事实、情况或观点。
礼佛(lǐ fó)的意思:指对佛教像或佛的形象表示尊敬或敬仰。
六祖(liù zǔ)的意思:指佛教六祖慧能大师,也用来形容某个领域的最高权威或最高境界。
无得(wú de)的意思:没有办法、无法、不能
辛勤(xīn qín)的意思:用于形容勤奋努力工作的状态或态度。
心印(xīn yìn)的意思:心中的印记,指深刻的记忆或印象。
寻思(xín sī)的意思:思考、考虑
真庭(zhēn tíng)的意思:真实的庭院,指真实、真诚的心意或情感。
祖传(zǔ chuán)的意思:指代祖辈传下来的宝贵财物、技艺或传统文化。
- 注释
- 何用:何必,为何要。
辛勤:辛劳,辛苦。
礼佛名:拜佛的仪式,表示对佛的尊敬。
真庭:真实的境界,这里指佛学中的悟道之境。
寻思:思考,回想。
六祖:指禅宗六祖慧能,中国佛教的重要人物。
传心印:传授心法的印证,即直接传递领悟佛法的关键。
从来:一直以来,向来。
读藏经:阅读佛教经典,藏经是佛教典籍的总称。
- 翻译
- 何必辛辛苦苦地礼拜佛的名义,我在无为中已达到真境。
回想六祖慧能传授的心法印证,是否真的需要通读所有佛经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所作,题目为《赠礼佛名者》。诗中表达了对佛教的质疑和个人寻求真理的态度。
"何用辛勤礼佛名," 这两句直接抒发了对佛前虔诚礼佛之举的怀疑,认为这种行为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内心感悟或精神上的满足。诗人并不认同通过这些形式主义的方式去寻求宗教救赎。
"我从无得到真庭。" 这句强调了诗人的个人体验,即他自己从未在这些仪式中获得过深刻的真理或心灵的安宁。
"寻思六祖传心印," 引用了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所传的心法,意指禅宗的直接心传,不依赖于文字和经典。诗人在这里表达对这种更为直接、更能触及本质的精神追求的向往。
"可是从来读藏经。" 这句则转而批评那些沉迷于佛教经典阅读的人,暗指他们可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学习和理解,而未能深入体会到佛法的真谛。
诗人通过这短短四行,既表现了对传统宗教仪式的一种批判精神,也流露出个人对于精神真理的渴望,以及对禅宗直接心传方法的认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郎·其一
有客过东鲁。自葛水、泛舟西下,帆开三楚。
万里湖光磨水镜,际五老、落星烟渚。
又飞过、二姑门户。
彭泽柳青新旧色,望九华、依约池阳路。
风雨庙,乌江羽。蛾眉牛渚皆如故。
问缘何、鲁港汀洲,江声无语。
采石书生勋业在,吊锦袍、公子魂何处。
流恨下、秦淮商女。
多景楼头吟北固,笑平山堂里谁为主。
且烂饮,琼花露。
次韵李士举丈感春
四时平分春大好,春虽强半未甘老。
轻车矮马恣搜寻,始信天工为春巧。
中园层层乱风花,长路青青被烟草。
讵知阳熙变阴惨,顿令乐事成忧悄。
儿曹浪语甜如蜜,欲观俘囚数军实。
貔貅万屯移蜀塞,胡人喜跃秦人泣。
孤坐唯防酒盏空,馀寒颇觉莺声涩。
贪嗜五斗不自谋,几时归作山林客。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
已销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一萼红·其一石屋探梅
思飘飘。拥仙姝独步,明月照苍翘。
花候犹迟,庭阴不扫,门掩山意萧条。
抱芳恨、佳人分薄,似未许、芳魄化春娇。
雨涩风悭,雾轻波细,湘梦迢迢。
谁伴碧樽雕俎,笑琼肌皎皎,绿鬓萧萧。
青凤啼空,玉龙舞夜,遥睇河汉光摇。
未须赋、疏香淡影,且同倚、枯藓听吹箫。
听久馀音欲绝,寒透鲛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