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意只自知,勿令儿辈觉。
《听筝》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牢落(láo luò)的意思:指困扰、束缚、无法自拔的境地。
老人(lǎo ré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尊称老年人。
藐藐(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轻微,不值一提。
遣日(qiǎn rì)的意思:指遣送或放逐外国使节或者外国人。
秦筝(qín zhēng)的意思:指琴棋书画等艺术类事物的高超技艺。
只自(zhī zì)的意思: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钟鼓(zhōng gǔ)的意思:指宴会或庆典上的钟声和鼓声,也用来比喻各种喜庆、热闹的场合。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 翻译
- 他们演奏着鶢鶋的曲调,敲击钟鼓,但这并不是我所喜爱的。
现在我面对着秦筝,听着它,却感到淡漠无感。
对于年迈的我来说,难以打发日子,只能借此来安慰内心的孤独。
这份心情只有我自己明白,不希望让孩子们察觉到。
- 注释
- 鶢鶋:古代的一种水鸟,此处代指音乐。
钟鼓:古代乐器,象征热闹或庆典。
非所乐:不是自己喜欢的。
秦筝:中国传统弦乐器,音色独特。
藐藐:形容淡漠,不感兴趣。
老人:指诗人自己。
牢落:孤独,寂寞。
勿令:不要让。
儿辈:指自己的孩子。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听筝》,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音乐的欣赏以及借此打发时光、排遣内心孤独的情感。首句“鶢鶋设钟鼓,固已非所乐”暗示了诗人对华丽的音乐表演并不感兴趣,更倾向于简单的生活方式。接着,“我今对秦筝,听之亦藐藐”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秦筝(古代的一种弦乐器)时的淡然态度,感觉并不热烈。
“老人难遣日,藉此慰牢落”直接揭示了诗人作为老年人,日子漫长而无聊,通过听筝来寻求心灵上的安慰,排解寂寞。“此意只自知,勿令儿辈觉”则表达了诗人不想让年轻一辈察觉自己的孤独情绪,体现了他的内敛和自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听筝为媒介,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闲适与寂寥,以及对自我情感的微妙处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日与同年沈贯卿饮月墅
自摘黄花插满头,谁怜白发不禁秋。
同年肯过卢仝屋,九日共登王粲楼。
天气政为吾辈设,酒香莫对俗人篘。
渠侬尽把茱萸看,更与渊明风马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