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五蜀先主》全文
- 翻译
- 袁涣即使在临终时也心甘情愿
关羽一生究竟为何如此贪婪
- 注释
- 袁涣:东汉末年名士,忠诚于曹操。
死亦甘:即使面临死亡也无怨无悔。
云长:关羽,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平昔:过去,一生中。
何贪:为何会表现出贪婪的行为。
刘巴:蜀汉初期的重要谋士,性格刚直。
项领:颈部,引申为人的意志或立场。
刚如铁:像铁一样坚硬,形容其坚定。
随群:跟随众人,此处可能指投降或归顺。
拜武担:向武担(一种传说中的神祇)礼拜,象征臣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五)蜀先主》,通过对历史人物袁涣和关羽的评价,以及对刘巴和项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感慨和个人见解。
首句“袁涣当年死亦甘”,表达了对袁涣忠诚无私的赞赏,即使面临死亡,他也心甘情愿,显示出高尚的品格。接着,“云长平昔竟何贪”提到关羽,暗示了对于关羽过分追求个人荣誉或物质的质疑,认为他并非全然无私。
后两句“刘巴项领刚如铁,也用随群拜武担”进一步深化主题,刘巴以刚毅著称,但诗人指出即使是这样强硬的人,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也会参与到对“武担”的膜拜中,暗指他们可能在权力面前有所妥协。这里的“武担”可能是象征权力或某种权威的载体。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揭示了人性在权力和道德抉择中的复杂性,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反思和对世事变迁的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一送唯齐之官回舟松江赋
年来惯行役,楚尾又吴头。
餐霞吸露,何事佳处辄迟留。
云听渔舟夜唱,花落牧童横笛,占尽五湖秋。
胡床兴不浅,人在庾公楼。绣帘卷,曲阑暝,翠鬟愁。
森罗万象,与渠诗里一时收。
天设四桥风月,地会三州山水,邀我伴沙鸥。
明朝起归梦,一枕过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