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题》
《偶题》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必胜(bì shèng)的意思:必定获胜,必然胜利

城市(chéng shì)的意思:指城市里的繁忙和喧嚣。

触处(chù chù)的意思:触动到别人的痛处或敏感点。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身心(shēn xīn)的意思:指言行一致,身体和心灵都积极地付诸实践。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役役(yì yì)的意思:形容身心疲惫,劳累过度。

一丘(yī qiū)的意思:指数量很少、质量很低的东西。

愚智(yú zhì)的意思:愚蠢和聪明并存,既有愚昧的一面,又有智慧的一面。

自由(zì yóu)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总一(zǒng yī)的意思:总是一样;始终如一

注释
愚智:形容人的智力水平。
纷纷:众多的样子。
一丘:比喻同一层次或境地。
身心:身体和心灵。
役役:忙碌不停。
谩:徒然,无益。
多忧:忧虑很多。
未必:不一定。
胜:超过,好于。
城市:人口密集的地方。
触处:到处,处处。
能欢:能找到快乐。
即:就。
自由:不受拘束的状态。
翻译
愚昧和智慧的人们都在同一个土丘上,身心忙碌却徒然忧虑重重。
身处山林并不一定比在城市中更好,只要处处都能找到快乐,那就是真正的自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的《偶题》,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和对生活的理解。首句"愚智纷纷总一丘",意在说明无论智者愚者,最终都难免尘世纷扰,归于同一命运。接下来的"身心役役谩多忧",揭示了人生的劳碌和忧虑往往徒增烦恼,强调不必过于执着。

"山林未必胜城市",诗人认为自然与都市各有其美,山林的宁静或许并不一定比城市的繁华更优越,关键在于个人心境的选择。最后一句"触处能欢即自由",传达出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只要能在任何环境中找到快乐,就能体验到内心的自由。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哲理,鼓励人们放下无谓的忧虑,随心所欲地寻找生活的乐趣,体现了宋代理学倡导的顺应自然、达观处世的思想。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漫成呈文潜五首·其二

花如怨人不近眼,深院一枝春得知。

东风不是不爱惜,刚为花愁真是谁。

(0)

湖口

彭蠡宫亭浸全楚,号呼喷吐出喉中。

此间旷荡无穷水,何处还容地火风。

(0)

钟山有石故名

江上秋涛喷玉岩,风锼月鍊白云缄。

为君一叩无人境,要听洪钟出万杉。

(0)

将别历下二首·其二

鸳鸯鸂鶒绕渔梁,摇漾山光与水光。

不管使君征棹远,依然飞下旧池塘。

(0)

谢王元才见惠峨嵋山菩萨石

久闻光明山,下有太古雪。

大冬剧严凝,厚地愈融结。

峥嵘成层冰,千岁终不灭。

野翁因斸荒,得此走城阙。

初非人磨砻,真是天剞劂。

形模如圭长,颜色逾玉洁。

巨细皆晶荧,表里俱洞澈。

或疑普贤化,谁得昆吾切。

太阳一照曜,神光时发越。

诚宜置宴坐,相伴修白业。

可配寒露壶,清泠濯明月。

(0)

脩竹二首·其二

脩林出夏笋,戢戢如牛毛。

宁亡口腹味,所冀逃炎熇。

露节半含粉,风篁微解苞。

清阴日夜长,会见干云霄。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