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景将暮,游子未能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宦途(huàn tú)的意思:指官场、仕途,特指人在官场上的表现和经历。
环绕(huán rào)的意思:围绕、包围
客梦(kè mèng)的意思:指客人做梦,也可以表示心中的所愿望。
离合(lí hé)的意思:离开和相聚,指人和事物的分离和重聚。
列戟(liè jǐ)的意思:指军队整齐列阵,举起戟矛,准备战斗的形态。
鸣环(míng huán)的意思:指在紧急情况下敲击警钟或敲鸣铃铛,发出警报。
秋高(qiū gāo)的意思:指秋天的天空高远,气候宜人。
桑榆(sāng yú)的意思: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暮色已临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年老。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榆景(yú jǐng)的意思:指榆树的景色,比喻人的容貌或景色美丽壮丽。
桑榆景(sāng yú jǐng)的意思:指夕阳西下的景象,也比喻人的晚年时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阳朔地区的自然风光与作者的内心情感,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淡淡的忧伤。
首联“一水鸣环绕,群峰列戟围”,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阳朔山水的独特风貌。潺潺流水环绕,仿佛在低吟细语;群山如列戟般排列,气势磅礴,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既展现了水的柔美,又突出了山的刚毅,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的艺术效果。
颔联“秋高风动响,庭静月流辉”,进一步描绘了季节变换下的景象。秋天的高空中,风吹过,带来阵阵声响,而庭院中却显得格外宁静,一轮明月洒下银辉,照亮了四周。这两句通过“动”与“静”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颈联“客梦悲离合,宦途有是非”,转而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慨。作为旅人(“客”),他经历了人生的离合悲欢;作为官吏(“宦”),他在仕途上面对着是非曲直。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悟,既有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也有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尾联“桑榆景将暮,游子未能归”,以夕阳西下、日暮苍茫的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不确定。作为“游子”,作者或许正处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面临着归家还是继续漂泊的选择。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时间紧迫感的感慨,也蕴含了对故乡和家庭的深深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人性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更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东斋听讲诗
昔闻孔道贵,今睹释花珍。
至理乃悟寂,承禀实能仁。
示教虽三彻,妙法信平均。
信言主鄙俗,延情方慕真。
庶兹祛八倒,冀此遣六尘。
良思大车道,方愿宝船津。
长延永生肇,庶廗谅徐陈。
是节朱明季,灼烁治渠新。
霏云出翠岭,凉风起青蘋。
既餐甘露旨,方欲书诸绅。
日出东南隅行
朝日照屋梁,夕月悬洞房。
专遽自称艳,独□伊览光。
虽资自然色,谁能弃薄妆。
施着见朱粉,点画示赪黄。
含贝开丹吻,如羽发清阳。
金碧既簪珥,绮縠复衣堂。
方领备虫彩,曲裙杂鸳鸯。
手操独茧绪,唇凝脂燥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