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城(biān chéng)的意思:指边远的城市或地区,也可以指边境地区。
帛诏(bó zhào)的意思:指以帛制成的诏书,比喻言辞华丽而空洞,没有实际内容或价值。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炊烟(chuī yān)的意思:指农村中农民家中炊烟袅袅升起,意味着安居乐业,平静安宁的生活。
方来(fāng lái)的意思:自从以前到现在,一直到目前为止。
分金(fēn jīn)的意思:指分割金子,比喻平分利益或公平分配财富。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候火(hòu huǒ)的意思:等待火候完备或者合适的时机
金门(jīn mén)的意思:指权力、财富等非常重要的门槛或关口。
金公(jīn gōng)的意思:指官员贪污受贿的行为。
乐只(lè zhī)的意思:形容人非常快乐,只知道笑。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年丰(nián fēng)的意思:年年丰收,年景丰盛,形容农作物或收入丰富。
吾党(wú dǎng)的意思:指自己所属的党派或团体。
养金(yǎng jīn)的意思:指通过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等方式积累财富。
玉子(yù zǐ)的意思:指宝贵的东西。
竹帛(zhú bó)的意思:指古代用竹简和帛书写的文字,泛指古代的书籍或文献。
追忆(zhuī yì)的意思:回忆往事,怀念过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林希逸所作的《四和澜字三首谢赵工部》中的第二首。林希逸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人生、政治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首句“已分金门不可排”,借用古代金门象征权力或朝廷,表达出诗人认识到自己无法进入权力核心,暗示了对仕途的清醒认识。接着,“何须竹帛诏方来”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认为不必通过官方文书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囊收玉子开云种,炉养金公候火灰”两句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个人的努力比作在云层中播种(“囊收玉子开云种”),以及在炉中培养(“炉养金公候火灰”),寓意着在艰难环境中坚持自我,不断积累和成长。这里“玉子”可能象征珍贵的才能或理想,“金公”则可能指代珍贵的品质或成就,而“火灰”则暗示了经历的磨砺和考验。
“老见明时真乐只,身缘吾党合归哉”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时代的真实感受,认为在明君治下的时代,真正的快乐在于与志同道合之人的相聚。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和社会关系的重视,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最后,“年丰处处炊烟好,追忆边城叹析骸”描绘了一幅丰收年景的美好图景,炊烟袅袅,生活富足。同时,诗人也通过回忆边城的艰苦岁月,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和感慨。这里的“析骸”可能暗指战乱或艰苦生活中的牺牲,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苦难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成长、社会关系、理想追求以及对历史变迁的复杂情感,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