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群水落,寒至老梅开。
《听吼堂长老夜讲般若·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与禅宗的哲理,充满了静谧与深远的意境。
首句“天高群水落”描绘了秋天天空高远,群山之水逐渐枯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肃穆的氛围。接着,“寒至老梅开”则在寒冷的季节里,老梅却绽放出花朵,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展现出生命力。
“般若无文字,何人上讲台。”这两句则直接引入了佛教中的核心概念“般若”,意为智慧或觉悟。般若并非只能通过文字来传达,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每个人都可以是传播智慧的“讲台”。这种观点强调了悟道的普遍性与内在性,即智慧并非外在知识的堆砌,而是内心深处的觉醒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禅宗智慧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洞仙歌.赵史君送红梅
蝶狂风闹,不到凝香地。谁见飞琼巧梳洗。
厌孤标冷艳,不入时宜,银烛底,酒沁冰肌未睡。
东君怜索寞,分寄寒斋,闹耐残醒嗅芳蕊。
费西湖东阁,多少诗愁,援彩笔、重与江梅品第。
算肯容、丹杏接仙游,又却要蕊宫,侍香扶醉。
行春辞三首·其三
懑官曹兮缚虎,拥簿领以昏愦。
窃逍遥于数刻,傥淟汩于终岁。
倚僧垣睨鸿影兮,涤胸尘而一快。
饭云子而泛乳兮,引吟兴之未沬。
吾西道之主人兮,有老禅之晤对。
愈双矑之月净兮,馆授予而已再。
顽予姿之麇鹿兮,合岩栖而钓濑。
恍泉石之入眼兮,浩归怀之自倍。
计三径之可具兮,顾二顷之犹在。
明年其饯西归兮,将家渔舟老牛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