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纪事二十四首·其十三》
《纪事二十四首·其十三》全文
清 / 梁启超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一夫一妻世界会,我与浏阳实创之。

尊重公权私爱,须将身后人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公权(gōng quán)的意思:公权指的是国家权力或公共权力,也可以指政府机关的权力。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将身(jiāng shēn)的意思:指以身作则,表现出高尚的品质和行为。

界会(jiè huì)的意思:指两个界限、境界相近的人或事物相遇、相会。

浏阳(liú yáng)的意思:指人情世故,社会交往中的应酬和圆滑机智。

人师(rén shī)的意思:人师指的是有才能、有学问的人,也可以指代教师、导师。

世界(shì jiè)的意思:指在世界上无人能敌。

私爱(sī ài)的意思:私自偏爱、私心爱护

须将(xū jiāng)的意思:必须、必需

一夫(yī fū)的意思:指一个人,表示某一事物或情况只需要一个人即可完成。

尊重(zūn zhòng)的意思:尊重指对他人的权利、尊严和意见持尊重态度,不侵犯或轻视他人。

鉴赏

这首诗是梁启超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的《纪事二十四首》中的第十三首,主题围绕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对公共利益的重视。诗人以“一夫一妻”这一基本的家庭结构为切入点,强调了这种制度在他看来是世界性的,而他与浏阳(可能指湖南浏阳,具体未详)率先实践了这一理念。他提倡尊重公共权力,即使这意味着牺牲个人的情感或私爱,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后人的榜样。

诗中体现了梁启超的社会改革思想,他倡导的是一种公共精神和个人责任的结合,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有着深远的意义。整体风格简洁明快,富有哲理,体现了梁启超作为近代思想家的立场和担当。

作者介绍
梁启超

梁启超
朝代:清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
猜你喜欢

望始兴

指似始兴县,西南天一隅。

荆管今郁积,山水故盘纡。

在昔多名士,同时九大夫。

更添张相国,画作十贤图。

(0)

直阁张功甫南湖集

百好何尝一徇时,游心上与古相追。

不容万物移吾学,犹得馀功到此诗。

玄酒太羹无痛快,光风霁月有长思。

披吟不足仍含咀,吾坐若忘行若遗。

(0)

陈子尚沧洲趣

湘江之水青悠悠,沧江宛在江中流。

猗兰青青结幽思,杜若纷纷生远愁。

前湾瞥见一渔艇,何处飞来双白鸥。

帝子不归烟雨暮,参差吹断楚天秋。

(0)

閒居幽步

归欤无可答休休,小放吾心与目流。

山不去门如自售,云无留意似他求。

有如许柏得能古,都几何松若个幽。

更有疏梅修竹在,其他莫与子孙谋。

(0)

会昌号湘江岸有小岘亭癸卯六月与瑞金吴丞饮其上·其一

湘水欠湘竹,岘亭非岘山。

休论真胜假,且幸冗偷闲。

眼底方尘外,栏干更树间。

哢禽如语我,剧暑未能还。

(0)

中都值东广便驰寄管漕

落在京华九陌尘,镜中无日不眉颦。

未论妻子其如母,不奈秋冬况复春。

馁食且将蔬作肉,寒炊宁免桂为薪。

馀无可献逐贫赋,寄与知音旧主人。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