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诗由苏辙所作,描绘了诗人奉命出使契丹途中的独特心境与感受。诗中以夜雨为引子,营造出一种远离家乡、身处异域的孤独氛围。“夜雨从来相对眠”,夜雨绵绵,诗人与之相对而眠,既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与寂寞,也隐含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兹行万里隔胡天”,点明了行程的遥远和所处环境的异族特色,万里之遥,隔着辽阔的边疆,更增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这里的“胡天”不仅指代契丹的天空,也暗喻着与中原文化的隔阂。
“试依北斗看南斗”,在异国他乡,诗人试图借助熟悉的星座来寻找一丝慰藉。北斗与南斗,一北一南,代表着不同的方向与归属感,诗人通过这一行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身份认同的追寻。
“始觉吴山在目前”,最终,诗人意识到,无论身在何方,故乡的山川始终在他心中,如同眼前的景象一般清晰可见。这句话既是对故乡的深情呼唤,也是对内心深处那份不变的家园情结的深刻揭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出使途中复杂的心境变化,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与迷茫中,诗人找到了与故乡相连的纽带,体现了深厚的文化认同感和对家国情怀的执着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八声甘州.泛江有怀袁通父、唐月心
空山弹古瑟,掬长流、洗耳复谁听。
倚阑干不语,江潭树老,风挟波鸣。
愁里不须啼鴂,花落石床平。
岁月鸥前梦,耿耿离情。
记得相逢竹外,看词源倒泻,一雪尘缨。
笑匆匆呼酒,飞雨夜舟行。
又天涯、零落如此,掩闲门、得似晋人清。
相思恨,趁杨花去,错到长亭。
新雁过妆楼.赋菊
风雨不来,深院悄、清事正满东篱。
杖藜重到,秋气冉冉吹衣。
瘦碧飘萧摇露梗,腻黄秀野拂霜枝。忆芳时。
翠微唤酒,江雁初飞。
湘潭无人吊楚,叹落英自采,谁寄相思。
淡泊生涯,聊伴老圃斜晖。
寒香应遍故里,想鹤怨山空犹未归。
归何晚,问径松不语,只有花知。
声声慢.题吴梦窗遗笔别本作题梦窗自度曲霜花.腴卷后
烟堤小舫,雨屋深灯,春衫惯染京尘。
舞柳歌桃,心事暗恼东邻。
浑疑夜窗梦蝶,到如今、犹宿花阴。
待唤起,甚江蓠摇落,化作秋声。
回首曲终人远,黯消魂、忍看朵朵芳云。
润墨空题,惆怅醉魄难醒。
独怜水楼赋笔,有斜阳、还怕登临。
愁未了,听残莺、、啼过柳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