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诗《登万寿阁》由清代诗人常纪所作,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超凡脱俗之感。
首句“放眼关中万里秋”,开篇即展现出诗人广阔的视野和对秋日景色的赞叹。关中地区,秋意浓重,一望无际的金黄与深绿交织,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诗人以“万里”形容其视野之辽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宏大,也暗示了诗人胸襟的开阔。
次句“河声岳色满高楼”,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黄河的奔腾之声与山岳的苍翠之色,不仅丰富了视觉体验,更赋予了场景以动态与生命力。高楼之上,这些自然元素汇聚,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空间感受,让读者仿佛能听到河水的潺潺流淌,看到山岳的巍峨挺立。
第三句“白云去尽青天迥”,在前两句描绘的壮丽景象基础上,诗人笔锋一转,将视线引向更为深远的天空。随着白云的消散,一片纯净的蓝天展现在眼前,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这里的“迥”字,不仅描绘了天空的广阔,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升华,仿佛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一句“真拟游仙到十洲”,是诗人情感的集中体现。在经历了眼前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深刻感悟之后,诗人仿佛已经超越了尘世的束缚,达到了一种接近仙境的状态。“十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十个仙岛,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对美好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其对自然美景的深切热爱和心灵的自由追求。
综上所述,《登万寿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在自然之中寻求心灵解脱与超越的精神追求。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观交融的诗意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杜集
风雅不复兴,后来谁可数。
陵迟数百岁,天地实生甫。
假之虹与霓,照耀蟠肺腑。
夺其富贵乐,激使事言语。
遂令困饥寒,食粝衣挂缕。
幽忧勇愤怒,字字倒牛虎。
嘲词破万家,摧拉谁得禦。
又如滔天水,决泄得神禹。
他人守一巧,为豆不能簠。
君独备飞奔,捷蹄兼骏羽。
飘萍竟终老,到死尚为旅。
高才遭委弃,谁不怨且怒。
君乎独此忘,所惜唐遗绪。
悲嗟痛祸乱,欲取彝伦叙。
天资自忠义,岂媚后人睹。
艰难得一职,言事竟龃龉。
此心耿可见,谁肯浪自苦。
鄙哉浅丈夫,夸己讪其主。
文章不知道,安得擅今古。
光焰万丈长,犹能伏韩愈。
《读杜集》【宋·张耒】风雅不复兴,后来谁可数。陵迟数百岁,天地实生甫。假之虹与霓,照耀蟠肺腑。夺其富贵乐,激使事言语。遂令困饥寒,食粝衣挂缕。幽忧勇愤怒,字字倒牛虎。嘲词破万家,摧拉谁得禦。又如滔天水,决泄得神禹。他人守一巧,为豆不能簠。君独备飞奔,捷蹄兼骏羽。飘萍竟终老,到死尚为旅。高才遭委弃,谁不怨且怒。君乎独此忘,所惜唐遗绪。悲嗟痛祸乱,欲取彝伦叙。天资自忠义,岂媚后人睹。艰难得一职,言事竟龃龉。此心耿可见,谁肯浪自苦。鄙哉浅丈夫,夸己讪其主。文章不知道,安得擅今古。光焰万丈长,犹能伏韩愈。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67c685bcaaff0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