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九十七》全文
- 翻译
- 梦得那时写的五言绝句,每次吟诵都引起我一次悲伤。
尝试偷偷学习格律,却无人能识,只担心连王家的燕子都能察觉。
- 注释
- 梦得:指刘禹锡,字梦得。
五绝诗:五言绝句,一种古体诗形式。
吟起:吟诵。
悲:悲伤。
格律:诗词的韵律规则。
无人识:没有人能识别。
恐:担心。
王家燕子:暗指王维,唐代诗人,这里借代有才华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苏轼的《金陵杂兴二百首》中的第九十七首,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情绪。诗中“梦得当时五绝诗,一回吟起一回悲”两句,通过对往昔五言绝句(一种古典诗歌形式)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每次吟诵那些旧日之作,都不禁泛起深深的哀思。
“试偷格律无人识,只恐王家燕子知”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情感。这里,“偷格律”指的是在隐蔽中遵循古代诗歌格律进行创作,而“无人识”则表明这种努力很少有人能够理解和认可。但即便是在这样不被外界所了解的情况下,诗人仍旧担心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会为世人所知晓,尤其是那些身处权势之中的人,如“王家燕子”。这里的“燕”可能指的是燕国或者燕京,即今天的北京,而“燕子”则有着隐喻的意味,可能代表了与政权有关联的智者或洞察者。诗人通过这种担忧,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心灵孤独和对外部世界的戒备心理。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精致的意象、丰富的情感以及巧妙的隐喻,描绘了一个内心复杂、情感细腻且思想深邃的古代文人形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火秀宫次一峰韵三首·其三
落日下清江,怅望阁道晚。
人言玉笥更奇绝,漳口停舟路非远。
肩舆取径沿村落,心目先驰嫌足缓。
山昏欲就云储眠,疏林月色与风泉。
梦魂忽忽到真境,侵晓遁迹来洞天。
洞天非人世,予亦非世人。
当年曾此寄一迹,屈指忽复三千春。
岩头坐石剥落尽,手种松柏枯龙鳞。
三十六峰仅如旧,涧谷渐改溪流新。
空中仙乐风吹断,化为鼓角惊风尘。
风尘惨淡半天地,何当一扫还吾真?
从行诸生骇吾说,问我恐是兹山神。
君不见广成子,高卧崆峒长不死。
到今一万八千年,阳明真人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