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赞》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农夫劳作的场景,同时融入了对隐士陶渊明的赞美。通过“和露锄豆苗”这一句,展现了农夫早出晚归,辛勤耕作的生活状态,露水未干便开始劳作,直至日落才结束一天的辛劳。这种对自然的亲近与顺应,体现了中国古代农民与土地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不觉日又夜”则表达了时间流逝之快,农夫全身心投入工作,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更迭,这是一种忘我劳动的精神境界。接着,“飘然从何来,定在南山下。”这一句则将思绪引向了隐逸之士陶渊明,他远离尘嚣,隐居于南山之下,过着自由自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这里不仅赞美了陶渊明的高洁品格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也暗示了农夫劳作虽辛苦,但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亦能带来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农夫日常劳作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理想化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性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三学山诗
秀岭接重烟,嵚岑上半天。
绝岩低更举,危峰断复连。
侧石倾斜涧,回流泻曲泉。
野红知草冻,春来鸟自传。
树锦无机织,猿鸣讵假弦。
叶密风难度,枝疏影易穿。
抱帙依闲沼,策杖戏荒田。
游心清汉表,置想白云边。
荣名非我愿,息意且萧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