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树莫容姑恶栖,尔何怨姑犹怒啼。
人家有儿亦有妇,不愿使闻如尔妻。
这首诗以“打姑恶二首(其一)”为题,出自明代诗人董纪之手。诗中通过描述对“姑恶”这一鸟类的观察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于家庭和谐与社会伦理的深刻洞察。
首句“有树莫容姑恶栖”,诗人以“姑恶”这一鸟名开篇,暗示了其叫声常被人们认为是不祥之兆,预示着家庭中的纷争或不和。接着,“尔何怨姑犹怒啼”,诗人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姑恶鸟叫声的不解,似乎在问:为什么你(姑恶)要如此愤怒地鸣叫?这不仅是对鸟的直接询问,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隐喻,暗示了人类社会中某些人因不满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和行为。
后两句“人家有儿亦有妇,不愿使闻如尔妻”,诗人进一步将视角转向人类社会,指出在任何家庭中,都有父母、子女以及夫妻之间的关系。他强调,人们都不愿意让这样的不和谐之声传入家中,如同不愿意让姑恶的叫声影响家庭的安宁。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生物行为与人类社会的行为进行了类比,旨在提醒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保持和谐,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怨恨。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远,通过对比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现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秩序的向往和追求。
桐江两石台,屹立万仞高。
昔日羊裘翁,长缗钓秋涛。
雅志不在鱼,白首蹲江皋。
谁知九重尊,乃是旧同袍。
故态不可除,林泉终遁逃。
睨彼轩冕荣,乾坤一鸿毛。
泊舟沧江侧,捷步追猿猱。
下窥流水清,仰睇风云豪。
崇祠庇林麓,千载犹焄蒿。
怀哉古人风,江流日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