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曲歌辞.渡辽水》
《杂曲歌辞.渡辽水》全文
唐 / 王建   形式: 乐府曲辞

渡辽水,此去咸阳千里

来时父母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本乡(běn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的家乡或本地,也可表示亲近的地方。

父母(fù mǔ)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家长,也泛指父母亲属。

隔生(gé shēng)的意思:指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等之间的距离非常远,几乎无法相互理解。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题本(tí běn)的意思:指写在书籍上的题字或者题辞。

咸阳(xián yáng)的意思:指人们的各种情感、行为都是多样的,不可预测。

相看(xiāng kàn)的意思:互相注视,互相看着对方。

衣裳(yī shang)的意思:指衣服,也可用来形容衣着。

营家(yíng jiā)的意思:指经营家庭生活、谋生计。

驻马(zhù mǎ)的意思:指马匹停驻在某地,形容行军途中临时休息。

注释
渡辽水:跨越辽河。
此去:从此处到。
咸阳:古都名,此处代指家乡或中原地区。
五千里:形容距离非常遥远。
来时:离家时。
父母:指家人。
知隔生:知道可能再也见不到。
重著衣裳:为出行的人穿上多层衣服。
如送死:好像送别去赴死一样悲痛。
白骨:战死者的遗骸。
归:送回。
咸阳:这里指安葬地。
营家:家人,家中亲人。
题本乡:在墓碑上刻上亡者出生地的信息。
身在:身处异地。
应无:恐怕没有。
回渡日:返回的那一天。
驻马:停马,此处指停留。
相看:互相凝视,此处指望着辽河。
辽水傍:辽河岸边。
翻译
跨过辽河,从此到咸阳相距五千里。
离家时父母已知相见难,为我添衣如同送我踏上不归路。
也有战死者的白骨被送回咸阳,家中人各自在墓碑上刻上亡者故乡名。
此生恐无机会再次渡河回家,我驻马在辽河畔,满目凄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者渡过辽水时的感慨。开篇即点出渡河之遥远,咸阳五千里,让人不禁思念家乡。在古代,这样的距离几乎等同于生离死别,故有“来时父母知隔生”之叹。

“重著衣裳如送死”一句,则形象地表达了亲人们为远行者准备厚实衣物的艰辛与不舍,仿佛是在为其送终。诗中还提及“亦有白骨归咸阳”,暗示那些前往的人有的甚至永远没有回来,只留下白骨。

接下来,“营家各与题本乡”则是对那些能够回到故乡的幸运者的一种描绘,他们在营建新居时,总会挂念起远方的家乡,将这份思念化作文字,题写于书信之中,以慰远方亲人之心。

最后,“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表达了诗人对辽水边停留观望的画面,以及对于不再有机会返回故乡的深刻感受。这里的“辽水傍”,即是那条将行者与家乡隔绝的河流,它见证着离别与思念。

这首诗通过对渡辽水这一事件的描写,勾勒出古人游子怀乡、生死相隔的深沉情感,展示了唐代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王建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次桐庐

回舟逆水甚徐徐,尚距桐江百里馀。

只有梦魂无阻碍,夜来先已到吾庐。

(0)

水碓

绕岸车翻水碓鸣,谁于舂事亦经营。

斯民惜费盖如此,力役从今莫漫征。

(0)

陈舍人送蒲萄

黑玉之柈白玉棱,龙须马乳剪寒藤。

自怜有母今尘土,持到黄泉唤不应。

(0)

调笑转踏·其十二

声切。恨难说。千里潮平春浪阔。梅风不解相思结。

忍送落花飞雪。多才一去芳音绝。更对珠帘新月。

(0)

浣溪沙·其七

白玉堂前绿绮疏。烛残歌罢困相扶。

问人春思肯浓无。

梦里粉香浮枕簟,觉来烟月满琴书。

个侬情分更何如。

(0)

甲辰人日病中吟六言六首以自嘲·其一

攒眉辄作山字,啾耳惟闻水声。

人应见怜久病,我亦自厌馀生。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