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者文天祥的作品,名为《和夷齐西山歌(其二)》。诗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失落的情感表达,来抒写作者对国家分裂的哀叹和个人无法归宿的无奈。
“彼美人兮,西山之薇矣。”这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个虚构的美丽场景——西山上的野草(薇)被比喻为美好的人物。这里的“美人”并非指具体的人,而是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境界。
“北方之人兮, 为吾是非矣。”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北方异族统治者的不满和批判。北方之人在这里代表的是侵略者,他们的行为与文化价值观念被诗人视为是非正义。
“异域长绝兮,不复归矣。”这两句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异族统治下的土地已经变得遥远且无法返回,这里的“异域”指的是被异族占领的疆土,而“不复归”则是诗人个人的哀叹,表达了对失去故土的深切怀念。
“凤不至兮,德之衰矣。”最后两句通过凤凰不再降临的意象,来比喻道德与文化的衰败。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凤凰是美好与和平的象征,其不至意味着道德高尚的人物或时代已经远去。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失落的情感表达,以及对国家分裂和个人无法归宿的哀叹,抒写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青阳歌
君不见青阳之音高入云,飞扬直上凌苍旻。
低者沉吟落九渊,微茫断续如轻烟。
高下疾徐中音节,流商激徵鸣清角。
但看闪闪雕梁绕,不觉悠悠彩云歇。
我家童子六七人,学之为能得其真。
中有二子称奇特,低眉度曲如有神。
一颦一唱令人老,高台夜半千人吼。
问谁传者曰宋生,生身况出金陵道。
少年即向五陵游,北走碣石南并州。
将军帐下舞长剑,学士堂前歌白头。
一朝却从南海渡,时人乍见还惊顾。
唯有老夫爱新声,故令群儿齐学步。
学步是耶非,云胡忽告归。
江山千里隔,浩荡知音稀。
群儿空记来时调,嗟尔去后畴相依。
君不见五湖四海皆奇迹,五侯七贵多门客。
夜夜歌钟动四邻,岂无达者长相忆。
又不见青阳之歌歌烂漫,听来不觉神光焕。
人生得意须遇知,不独文章与仕宦。
《青阳歌》【明·林大春】君不见青阳之音高入云,飞扬直上凌苍旻。低者沉吟落九渊,微茫断续如轻烟。高下疾徐中音节,流商激徵鸣清角。但看闪闪雕梁绕,不觉悠悠彩云歇。我家童子六七人,学之为能得其真。中有二子称奇特,低眉度曲如有神。一颦一唱令人老,高台夜半千人吼。问谁传者曰宋生,生身况出金陵道。少年即向五陵游,北走碣石南并州。将军帐下舞长剑,学士堂前歌白头。一朝却从南海渡,时人乍见还惊顾。唯有老夫爱新声,故令群儿齐学步。学步是耶非,云胡忽告归。江山千里隔,浩荡知音稀。群儿空记来时调,嗟尔去后畴相依。君不见五湖四海皆奇迹,五侯七贵多门客。夜夜歌钟动四邻,岂无达者长相忆。又不见青阳之歌歌烂漫,听来不觉神光焕。人生得意须遇知,不独文章与仕宦。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1567c6ef30cde88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