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静谧之美。
首句“漠漠疏桐洒面凉”,以“漠漠”形容桐树稀疏,给人一种辽阔无垠的感觉;“疏桐”则点明了所见之物为梧桐树,梧桐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和智慧。“洒面凉”则通过触觉感受,传达出微风拂过、梧桐叶落带来的清凉感,营造出一种清爽宜人的氛围。
次句“溅溅寒玉漱回塘”,“溅溅”形容水声潺潺,生动地描绘了水流的声音;“寒玉”则比喻清澈的水如寒冰般晶莹剔透,形象地表现了水的清澈与寒冷。“漱回塘”则是说水流在回旋的池塘中流淌,既展现了水的动态美,也暗示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
第三句“马蹄不到清阴寂”,通过“马蹄”这一细节,巧妙地引入了人迹罕至的意境,强调了环境的寂静与清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独自行走于自然之中,享受这份宁静与孤独的美好。
最后一句“始觉空山白日长”,“始觉”表达了诗人经过一番体验后,才真正领悟到空山中的白日似乎格外悠长,这不仅是因为时间的流逝,更是因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和谐,使得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感到心灵的充实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武夷山
武夷之山千万峰,溪水诘曲流其中。
喷云涌雪可□楫,一棹无览仙人踪。
白鹤昂昂写峭壁,雕虎长□□清风。
悬崖蜕骨造化外,绝壑驾船神鬼功。
寒岩鼎灶失鸡犬,盘石松椿腾蛟龙。
行行自喜浣尘俗,萧散玉羽超樊笼。
当年此日是高会,左仙右仙曲未终。
紫星飘然天上去,曾孙虹桥路已穷。
我生丹心涵太冲,欲脱缰锁追鸿蒙。
上邀轩辕宴玄圃,手摘日月相游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