摽梅已喜成婚偶,绝壑宁知失夜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鳌头(áo tóu)的意思:指处于领导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人或事物。
白璧(bái bì)的意思:指无暇的美玉,也比喻纯洁无瑕的人或事物。
不休(bù xiū)的意思:形容持续不断,没有停止或休息。
成婚(chéng hūn)的意思:成婚是指男女双方正式结婚,开始共同生活的过程。
高科(gāo kē)的意思:指人才聚集,学问渊博。
皇州(huáng zhōu)的意思:指帝王所居之地,比喻权力高度集中、统治严密的地方。
椒浆(jiāo jiāng)的意思:原指红辣椒的浆汁,比喻言辞尖锐、刻薄。
嗟悼(jiē dào)的意思:表示悲伤、哀叹之情。
金榜(jīn bǎng)的意思:指考试取得高分或者进入重要职位,也常用来祝贺考试成功。
旅坟(lǚ fén)的意思:指在旅途中看到的坟墓,比喻离家在外,感到离乡别井的寂寞和孤独。
末由(mò yóu)的意思:末尾,最后的一部分
朋簪(péng zān)的意思:指朋友之间互相帮助、支持的情谊。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无名(wú míng)的意思:没有名字,无名无姓。
饮泣(yǐn qì)的意思:指因悲伤而大声哭泣。
占鳌头(zhàn áo tóu)的意思:
(1).俗称科举时状元及第。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谁承望跳东墙脚步儿占了鰲头,怎想到惜花心养成折桂手。”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三:“俗语谓状元独占鼇头,语非尽无稽。臚传毕,赞礼官引东班状元、西班榜眼二人,前趋至殿陛下,迎殿试榜。抵陛,则状元稍前,进立中陛石上,石正中鐫升龙及巨鼇,盖警蹕出入所由,即古所谓螭头矣。俗语所本以此。”
(2).旧俗夏历二月二日儿童入学之吉利语。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二月·薰虫》:“二日为龙撎头日……小儿辈懒学,是日始进书房,曰占鰲头。”
- 鉴赏
此诗《挽举子刘旸》是明代罗亨信所作,通过悲痛的笔触,表达了对一位落第举子刘旸的深切哀悼。诗中不仅展现了对刘旸志向不息、追求功名的决心,也描绘了其人生遭遇的不幸与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联“金榜无名志不休,高科还拟占鳌头”以金榜喻指科举考试,表达了刘旸虽未在金榜上留下姓名,但其志向并未因此而消沉,依然怀揣着对功名的渴望,希望能在未来的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占据鳌头之位。
颔联“摽梅已喜成婚偶,绝壑宁知失夜舟”则转向对刘旸个人生活的描述。摽梅,古代女子出嫁的象征,这里指刘旸已经喜结良缘。然而,生活中的意外和变故往往难以预料,如同深谷中的夜航船,可能随时会遭遇不可预知的风险。这一联既是对刘旸婚姻幸福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其不幸命运的同情。
颈联“三尺旅坟埋白璧,一缄哀讣到皇州”进一步揭示了刘旸的不幸。三尺旅坟,暗示其去世后草草安葬,白璧比喻其才华或理想,暗示其未能实现的人生价值。一缄哀讣,说明了其去世的消息传到了京城,表达了对这位才子离世的哀痛之情。
尾联“朋簪饮泣咸嗟悼,欲奠椒浆愧末由”表达了朋友和同僚们对刘旸的哀悼之情。他们饮泣相告,共同感叹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的早逝,想要为他献上祭品以表哀思,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惋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刘旸生前志向、婚配、逝世等不同阶段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哀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科举制度下人才命运的普遍关注和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