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旭尚含雾,已见西壁黄。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倍常(bèi cháng)的意思:倍常表示倍数多次,常常出现的意思。形容某种情况或现象发生的频率非常高。
策马(cè mǎ)的意思:策马指的是骑马快速行动的意思。
柽柳(chēng liǔ)的意思:形容人懦弱、软弱无能。
初旭(chū xù)的意思:初早的太阳。
得毋(de wú)的意思:得不到,不能得到
风影(fēng yǐng)的意思:风吹动树叶或其他物体时所产生的影子,比喻事物的短暂或虚幻。
古香(gǔ xiāng)的意思:形容古代风格或氛围的香气。
棘围(jí wéi)的意思:指陷入困境,无法摆脱的困扰或束缚。
露光(lù guāng)的意思:露出光亮,指事情被揭露或暴露出来。
蛇行(shé xíng)的意思:形容行进缓慢,曲折而有条理。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条枝(tiáo zhī)的意思:指枝条,比喻微小的事物或事物的一部分。
望外(wàng wài)的意思:向外看。
危道(wēi dào)的意思:危险的道路或处境
晓气(xiǎo qì)的意思:形容人的气度高雅,举止文雅。
幽郁(yōu yù)的意思:形容情绪低落、忧郁、阴沉。
娱目(yú mù)的意思:娱目意为欣赏美景,享受视觉盛宴。
远扬(yuǎn yáng)的意思:远远传扬,广为流传。
悦心(yuè xīn)的意思:心情愉悦、满足快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从铜城出发,途经东阿道中的所见所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策马辞铜城,晓气暄且凉”开篇即点明了行程的起点和时间,晨光初照,空气既温暖又略带凉意,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接着,“初旭尚含雾,已见西壁黄”描绘了日出时分的景象,雾气还未完全散去,但西边的天空已经泛起了黄色,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危道覆丛树,一去百里苍”则展示了道路的险峻与漫长,树木覆盖在崎岖的路上,仿佛延伸到远方的苍茫之中。
“高桐矗天,下棘围如墙”通过对比高耸的梧桐与低矮的荆棘,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对比之美。
“幽郁错柽柳,条枝皆远扬”描绘了柽柳等植物在幽暗环境中生长的情景,条条枝条向远处伸展,充满了生命力。
“雀声夺蜩语,风影碎露光”则通过雀鸟的鸣叫与蝉的叫声的对比,以及风吹过露珠破碎的光影,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
“蛇行入其腹,肌发澄古香”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在感受相结合,仿佛在探索自然的深处,感受到了一种古老而纯净的气息。
“娱目出望外,悦心乃倍常”表达了诗人对沿途美景的赞叹,不仅愉悦了视觉,更让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疑游武夷曲,得毋天台梁?”最后两句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遐想,是否如同游览于武夷山的曲径或是天台山的梁间,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热爱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