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九》
《重九》全文
宋 / 释可观   形式: 七言绝句

胸中一寸灰已冷,头上千茎雪未消

老步只宜平地去,不知何事登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平地(píng dì)的意思:平地指的是没有任何障碍物或困难的地方,也可以指事情顺利进行或人处境安稳。

头上(tóu shàng)的意思:指在头部上方或顶部。

未消(wèi xiāo)的意思:未消指尚未消失或结束,还在持续进行中。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一寸(yī cùn)的意思:指极短的距离或极小的程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和尚在重阳节时的内心感受与行动。首句“胸中一寸灰已冷”,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仿佛心中的某些欲望或热情已经冷却,只剩下一小片冷静的空间。次句“头上千茎雪未消”,则以“千茎雪”比喻头顶上的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

接着,“老步只宜平地去”,描述了和尚年老体衰,行走不便,只能在平坦的地面上缓慢移动。然而,最后一句“不知何事又登高”,却出人意料地揭示了和尚虽然身体不适,却仍然不自觉地选择了攀登高山的行为,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可能蕴含着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或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尚的年龄与行动,展现了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风貌。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向往,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释可观
朝代:宋

释可观(一○八三~一一八二),字宜翁,号竹庵,俗姓戚,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得法于车溪卿法师。高宗建炎初,主嘉禾寿圣寺。绍兴间,迁当湖德藏寺。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主吴之北禅寺,时年八十九(生年据此推算)。淳熙九年卒(《释疑年录》据《释门正统》七,亦卒于本年,然卒年九十一,则生年为一○九二,与前说异)。有《竹庵集》,已佚。《补续高僧传》卷三有传。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吴孙王墓

阖闾城南荒之丘,昔谁葬者孙豫州。

久无过客为下马,时有牧童来放牛。

居然珍宝出光怪,识者夜见踪其由。

玉环金碗到城市,土花不蚀馀千秋。

州家廉问亟封守,贼曹掩骼穷奸偷。

已知其中有可欲,亦恐未免无穷忧。

当时义师奋四海,少日已无袁与刘。

英雄异世凛如在,暴露无乃为神羞。

人生浮脆无可料,蝼蚁乌鸢从所求。

高陵劝尔一杯酒,自古南山能锢不。

(0)

借虚谷太博狂吟十诗韵书怀并呈太博·其六

书剑谋生总不成,效渠东野以诗鸣。

未知唐宋源流异,却喜江湖句法轻。

肩耸每同臞鹤立,口吟端似冷蛩声。

自怜绝少惊人句,生怕人传浪得名。

(0)

到陈村

半日脩途适到陈,因思尼父倍伤神。

行囊抖擞幸馀半,旅馆萧条苦乏薪。

唤仆买杯苏脚倦,拂尘题句效眉颦。

孤村落日黄昏后,一觉明朝又问津。

(0)

梅花五首·其四

横隔片烟争向静,深藏翠幕全真性。

霞拖数缕日初沉,月挂一眉天未暝。

问讯频敲碧玉枝,觅诗踏遍苍苔径。

有时小醉倚幽窗,只藉清香闻得醒。

(0)

芳溪閒步

竹杖芒鞋度断冈,崎岖小径绕寒塘。

野梅照水初含白,山菊支霜未委黄。

对景每番成感慨,把杯几度放疏狂。

此生但只安吾分,无辱无荣寿且康。

(0)

三用韵·其四

人生期满百,有兴且追游。

白发来非约,青春去莫留。

兔乌双转毂,今古一凭楼。

莫问穷通事,从今付分休。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