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锦缠头》
《锦缠头》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五色离披素秋,谁翻宫样缠头

机织银河下,伎乐仙人画绣游。

豪客相看不惜蜀江濯锦争流

自怜尚有斑衣在,戏綵风前老未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斑衣(bān yī)的意思:指穿着有斑点的衣服,比喻身上有瑕疵或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不惜(bù xī)的意思:不计较付出,毫不吝惜

缠头(chán tóu)的意思:形容事物错综复杂,纷乱不清。

宫样(gōng yàng)的意思:形容建筑物或景色宏伟壮观,美丽如宫殿。

豪客(háo kè)的意思:指豪爽大方、慷慨解囊的客人或朋友。

伎乐(jì lè)的意思:指技艺高超的乐器演奏和表演。

机织(jī zhī)的意思:指事物的结构和组织有条理、有层次。

离披(lí p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内部已经破败不堪。

蜀江(shǔ jiāng)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幻无常,难以捉摸。

濯锦(zhuó jǐn)的意思:洗涤锦缎,比喻洗去耻辱或玷污。

素秋(sù qiū)的意思:指纯朴、淳厚、不加修饰的秋天。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相看(xiāng kàn)的意思:互相注视,互相看着对方。

银河(yín hé)的意思:指银河系,也指河流水系。

争流(zhēng liú)的意思:争夺流动的机会或地位。

织女(zhī nǚ)的意思:指女子巧妙地织布,也比喻女子勤劳、巧妙地从事手工活动。

支机(zhī jī)的意思:指援助、支持的工具或手段。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鉴赏

这首《锦缠头》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华丽的锦缠头装饰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奢华与艺术的融合。

首句“五色离披缀素秋”,以“五色”形容锦缠头的色彩斑斓,“离披”则描绘出其繁复交织的图案,与“素秋”(秋天的白色)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华美而静谧的氛围。接下来的“谁翻宫样出缠头”,则引出了锦缠头的设计灵感可能源自宫廷,暗示其制作工艺之高超与独特。

“支机织女银河下,伎乐仙人画绣游”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将织女与银河、仙人与音乐结合,不仅增添了浪漫色彩,也象征着技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织女在银河之下织锦,仙人在画卷中演奏音乐,这些意象都强调了锦缠头的精美绝伦。

“豪客相看金不惜,蜀江未濯锦争流”描绘了人们对于锦缠头的喜爱与追求,无论是豪客还是普通人,都愿意不惜代价来拥有这样的珍品。同时,蜀江未濯(未洗)的锦争流,形象地表现了锦缠头的珍贵与稀缺,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最后,“自怜尚有斑衣在,戏綵风前老未休”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但仍能欣赏到如此美丽之物的自得与满足。斑衣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老人穿着的衣物,与锦缠头形成对比,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锦缠头的描绘,展现了其作为艺术品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奢华与美的追求,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任重庆挽诗

诸任方衮衮,惜也大任君。

曲突人谁信,扣阍天不闻。

胆随豪满干,齿为愤穿龈。

莫挽泉台恨,周箫咽涧云。

(0)

真除后谩记所见·其二

记注愆期已隔年,濡螭夹案谩云然。

惟馀一事光千古,后殿前朝听直前。

(0)

送从子令宪西归·其三

古来明戒有弦钩,伯父胡为苦好脩。

累尔南行数千里,我之自取尔何尤。

(0)

赵深甫年七十有亲九十贫无以养索赋

囝思郎罢久无炊,父曰子行胡不归。

负米上堂宽带索,不妨逿地戏儿衣。

(0)

将作监栽竹徐直翁清叟俾予书植贤亭三大字以诗见贻·其一

烈日严霜恣挟持,孤标荦荦肯随时。

笑看世上閒桃李,一夕狂风失令姿。

(0)

次韵虞退夫除夕七绝句·其一

太极光阴不计年,圣贤千古此周旋。

九夷自陋吾何与,长在回瓢点瑟边。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