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皮裁褥暖,莲叶制衣馨。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友 人 江 行 之 庐 山 肄 业 唐 /唐 求 蜀 国 初 开 棹 ,庐 峰 拟 拾 萤 。兽 皮 裁 褥 暖 ,莲 叶 制 衣 馨 。楚 水 秋 来 碧 ,巫 山 雨 后 青 。莫 教 衔 凤 诏 ,三 度 到 中 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楚水(chǔ shuǐ)的意思:楚水指的是楚国的水,用来比喻清澈透明的水。
凤诏(fèng zhào)的意思:指皇帝的旨意或命令。也用来形容非常重要的指示或指令。
国初(guó chū)的意思:指国家刚刚建立或者朝代刚刚兴起的时期。
莫教(mò jiào)的意思:莫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不要教”,表示拒绝他人的指导或教诲。
三度(sān dù)的意思:指同一件事或同一个问题发生三次。
拾萤(shí yíng)的意思:拾取萤火虫。
蜀国(shǔ guó)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一个国家,也用来比喻一个地方的繁荣和富饶。
巫山(wū shān)的意思:指事情已经发生或已经达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衔凤(xián fèng)的意思:指人或物各有所长,互相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中庭(zhōng tíng)的意思:指院子中央的庭院,也可引申为指某个地方的核心或中心。
- 翻译
- 蜀地初次扬帆启程,庐山想采集萤火虫的光亮。
用兽皮缝制的被褥温暖,用莲叶制作的衣服散发出清香。
秋天的楚水显得更碧绿,巫山雨后的景色更加青翠。
不要让我频繁接到朝廷的征召,三次都来到这庭院之中。
- 注释
- 蜀国:指蜀地,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棹:船桨,这里指乘船出行。
庐峰:庐山,位于江西九江,以萤火虫著名。
拾萤:采集萤火虫。
兽皮:动物的皮毛。
褥:垫子,此处指被褥。
莲叶:莲花的叶子,象征高洁。
馨:香气,这里形容衣服的清新。
楚水:泛指南方的水,这里可能特指湖北一带的水。
巫山:著名的山脉,在今重庆市附近。
青:形容颜色翠绿。
衔凤诏:接受凤凰带来的皇帝诏书,比喻接到朝廷的征召。
三度:三次。
中庭:庭院,家中或皇宫中的中央空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远古时期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通过对蜀国初开、庐峰拟拾萤等意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观察与感悟。"兽皮裁褥暖"和"莲叶制衣馨"两句,展示了古人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存智慧,以及对原始生活状态的赞美。
诗中的"楚水秋来碧,巫山雨后青",则通过对水色和山色的描写,传达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情感。这些景象在古人心中往往与哲学思考、情感寄托紧密相连,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或是对于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世事的无常做出的某种哲理反思。
最后两句"莫教衔凤诏,三度到中庭"则充满了神秘色彩,可能是在借助古代传说中的凤凰鸟来表达对友人行程的美好祝愿,或是暗示某种精神层面的追求与升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原始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首集美学欣赏与哲理思考于一身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寻人不遇
闻说到扬州,吹箫有旧游。
人来多不见,莫是上迷楼。
赠进士李德新接海棠梨
蜀人犹说种难成,何事江东见接生。
席上若微桃李伴,花中堪作牡丹兄。
高轩日午争浓艳,小径风移旋落英。
一种呈妍今得地,剑峰梨岭谩纵横。
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
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
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
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