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从西来,泉声日东注。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超然(chāo rán)的意思:超越尘世,超脱于尘俗之外。
底行(dǐ x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行底线,指一个人的道德底线和行为准则。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静观(jìng guān)的意思:观察事物时保持冷静、不轻易做出判断或行动。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妙悟(miào wù)的意思:指对事物的本质、道理有非凡的洞察力和领悟力。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水面(shuǐ miàn)的意思:指水的表面,也用来比喻某个领域或范围的最基本或最底层的事物。
行云(xíng yún)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如,轻松自在,毫不拖延。
斋居(zhāi jū)的意思:指修行者在清静的地方专心精神修养,远离尘嚣纷扰的居住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斋居之余,在池边漫步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之美。
首句“斋居读书暇,晚向池边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诗人于忙碌的读书之后,选择在傍晚时分来到池边散步,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氛围。
接着,“水面落花浮,水底行云度”两句,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池水的生动景象。落花随波逐流,仿佛在水面漂浮;而水下的云影则缓缓移动,赋予了画面以流动感和层次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自然界中万物的流转与变化。
“山色从西来,泉声日东注”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视线引向远方的山脉和近处的泉水。山色从西方渐渐映入眼帘,而泉水则从东方源源不断注入池中,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远近相衬的山水画卷。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蕴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最后,“静观物何闲,超然得妙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在静观万物的过程中,诗人似乎超越了日常的琐碎,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从中获得了某种深刻的领悟。这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池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超脱,传达了一种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