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题四首·其三》全文
- 翻译
- 屋檐上的雨水停止了清澈地滴落,树林中的声音也平息了愤怒的呼啸。
水面漂浮着秋天的色彩,远方的景色显得更加深远,而山峦在夕阳下显得格外高峻。
- 注释
- 檐溜:屋檐上的雨水滴落。
清泻:清澈地流淌。
林声:树林的声音。
息怒号:平息愤怒的呼啸。
水浮:水面漂浮。
秋色:秋天的景色。
远:远方。
山带:山峦映衬。
夕阳:傍晚的太阳。
高:高耸。
-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在秋季的宁静与壮丽。
"檐溜停清泻"中的“檐溜”指屋檐上的滴水,这里的“停清泻”形容雨水停止后,檐上剩余的水珠一滴一滴地落下,声音清脆而有节奏,给人以宁静之感。
"林声息怒号"则描绘了秋风过林,树叶间发出的声音。秋天的林声与春夏不同,没有繁茂时的生机勃勃,也没有初冬的萧瑟,而是有一种平和、稳重,如同大自然的一曲乐章,将怒气平息。
"水浮秋色远"中,“水浮”指的是水面上映照着天空的颜色,尤其是在秋季,由于秋高气爽,天空特别晴朗,而“秋色远”则表达了水边或水中的景致在秋日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和深远。
"山带夕阳高"更是将秋天的壮丽展示得淋漓尽致。这里的“山带”意指山峦如同腰间束带,紧扣着那逐渐升高的晚霞。而“夕阳高”则强调了夕阳在山巅投射出的光辉,以及那种随着太阳下沉而愈发显得高远的情景。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细微之处的捕捉,展现了秋天特有的宁静与壮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大自然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严侍御柟木诗
两苍崖屹相应对,上面虬龙插崖背。
青铜为柯石为根,上有虫书篆籀破藓痕。
诘屈盘根少态度,深锁穷山烟雨暮。
不愿作材戹万牛,惊世之文那肯露。
人不满百雪满头,一生忧患几许愁。
湛辈去逐翁仲游,此树森森春复秋。
杜陵笔墨光万丈,当时憾不同清赏。
独寄黄花九日诗,云间声作琳琅响。
奉赠德新知府并呈明德通守时中判府良心长司
朝发瑞溪县,夕憩苍梧城。
苍梧有贤牧,寮采悉时英。
宴我南薰楼,宿我嘉鱼亭。
珍肴既重列,美酝仍细倾。
莫夜继秉烛,优巫陈楚声。
酒阑吐肝胆,驩焉若平生。
黾勉服王事,行迈有期程。
赠言无夸解,因之寄深情。